讀書分享:關于華為危機意識的思考
曾經風靡中國的日本著名品牌夏普、東芝、索尼、松下、三菱等在中國即將消失。
中國曾經的著名品牌旭日升冰茶、天府可樂、樂百氏(被達能并購)、健力寶、秦池古酒、孔府家酒、三株口服液、太陽神口服液、中華鱉精、孔雀電視、揚子冰箱、長江音響……都已經不存在了。
享譽中外百年的世界500強企業雷曼兄弟控股公司,華爾街第四大投資公司,資產規模6900億美元,2018年倒下了;曾是全美第六大銀行的華盛頓互助銀行,資產規模3300億美元,2018年倒下了;一度是美國第二大長途電話公司的世界通信公司,資產規模1000億美元,也倒下了。
一個企業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追求長遠地、持續地實現效益增長。企業不是要短時間的大,也不是要短時間的強,而是要有持續活下去的能力與適應力。
2001年,正當華為發展勢頭十分良好的時候,當時,華為2000年銷售額達220億元,利潤以29億元人民幣位居全國電子百強首位的時候,任正非在企業內刊上發表了一篇《華為的冬天》,大談危機和失敗,發人深省。
文章中說“公司所有員工是否考慮過,如果有一天,公司銷售額下滑、利潤下滑甚至會破產,我們怎么辦?我們公司的太平時間太長了,在和平時期升的官太多了,這也許就是我們的災難。泰坦尼克號也是在一片歡呼聲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面對這樣的未來,我們怎樣來處理,我們是不是思考過。我們好多員工盲目自豪,盲目樂觀,如果想過的人太少,也許就快來臨了......”。
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聳聽。
2018年,美國政府通過了《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明確規定:禁止所有美國政府機構從華為購買設備和服務;美國政府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將華為列入管制實體名單,就代表著不經美國政府的許可,美國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與華為進行貿易;2018年底“孟晚舟事件”的發生;說明任正非所說的“華為的冬天”來臨了。
華為目前的兩大業務分別是通信設備和手機業務,這兩大業務的模擬芯片均主要來自于歐美企業,都要依賴美國供應的這些芯片。中斷了對華為的芯片供應,必將在一定時期對華為造成市場振蕩的局面,同時也預示華為如果無法獲取同等領先的芯片技術,將形如無水之源一樣面臨市場枯竭。如果不及時采取應對和補救措施,將會陷入四面楚歌,甚至是癱瘓的局面。
華為海思公司作為華為旗下的一家全資子公司,是華為集成電力研發中心。早在十多年前就意識到美國先進芯片和技術終有一天不再可得,并提早研發和儲備“備胎”芯片。
2004年,任正非對華為海思公司總裁說:“我給你每年 4 億美元的研發費用,給你 2 萬人,一定要站起來,適當減少對美國的依賴。芯片暫時沒有用,也還是要繼續做下去,這是公司的戰略旗幟,不能動掉的?!蓖瑫r,積極布局周邊業務。華為的產品覆蓋了無線網絡、固定網絡、數字媒體等領域的芯片及解決方案,成功應用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華為深謀遠慮,居安思危,提前預見到今天的局面,采取措施在競爭中保持長久而堅韌的生命力,相信定能渡過難關,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危機無處不在。土地荒漠化、水資源枯竭、能源危機、溫室效應、白色污染,戰爭的陰影始終是人類生存的危機。
企業的生存危機始終伴隨著企業的生命周期,企業做強,一般需要經歷初創期、成長期、平衡期和聯盟期四個階段。我們的企業目前正處于成長期,需要不斷地創新,我們的目標和愿景是建設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智慧化企業。我認為主要危機來自智慧化建設和核心競爭力的培育方面,產業政策、市場變化三個方面。智慧化建設和核心競爭力的培育方要以創新為動力,首先是技術創新,二是管理創新,三是企業盈利模式創新,意味著人才的培養、數據和成果的積累。以跟蹤模仿和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為主的創新,只能算技術改進,而非最關鍵的技術創新;產業政策的變化對企業的沖擊是無比巨大的,2015年因國家供給側政策的影響,建設任務幾乎停滯,導致建設投資不斷加大,設計概算不斷調整,給企業造成巨大壓力;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中的組織,必須適應和應對市場變化,失去競爭力就失去生存空間。
企業遭遇危機就像人體遭遇病毒的襲擊,或急或慢,或大或小,消除病毒不僅能治好病毒帶來的痛苦,還能帶來對抗病毒的抵抗力。所有的企業都會遭遇危機。任正非的居安思危精神是使得華為在遭遇危機的前期就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因此面對危機的突然發生能夠作出應對措施抵抗危機。
要企業“長生不老”,就要保持企業持續的生命力。首先要樹立危機意識,危機未必走向死亡,但死亡必定從危機開始。其二要凝聚企業精神、團隊精神,通過全體成員的向心力、凝聚力,引導產生共同的使命感、歸屬感和認同感,促進企業發展。三是持續創新,通過不斷創新,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帶來新的潛力。四是建立學習型組織,通過系統思考、質疑,突破舊有的框架和思維的束縛,實現創新發展的永續動力。
春天到了,冬天就已經不遠了,我們在春天與夏天要考慮冬天的問題。
有人說職場就如戰場,其實現實也的確如此。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就職崗位將越來越少,沒有一項優秀的資本,你的職場生活將相當的艱難。當你有這個危機意識的時候,你就會對自己的職業做出深刻的反思。就會對自己不斷地鞭策,當你掌握足夠多技能的時候,再通過不斷地學習,繼續提升自己,才能在危機來臨時迎難而上,渡過難關。
任正非說:“華為總會有冬天,準備好棉衣,比不準備好。”這種未雨綢繆的思想,蘊含著強烈的危機意識,給我們帶來深刻啟示。希望我們積極準備,為個人、家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