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煤集團“四種經營理念”的指引下,信息化運維分公司緊扣“提質增效”主線,通過精打細算的“緊日子”智慧、精研市場的“賺錢”思維、和精耕細作的“營銷”策略,將經營理念深度融入物資管理、項目采購及運維管理等方面,探索出具有信息化運維分公司特色的降本增效新路徑。
“緊日子”過出“好日子”
面對成本壓力,該公司實施“精準采購、精細管理、精益運營”三精工作法。通過逐月拆解全年物資采購計劃,強化物資計劃上報環節的審核工作,著力提升全體人員的成本管控意識,進而優化資源配置,嚴格杜絕不必要運維物資的上報行為,穩步推進物資庫存的降低,逐步實現物資管理的精細化與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在設備回收復用領域,該公司制定并實施《物資管理辦法》和《修舊利廢管理辦法》,明確了設備回收復用和修舊利廢的標準以及具體措施。進一步加大廢舊設備修復再利用的力度,2024年通過自主維修累計成功修復設備200余臺,總計節省物資采購費用300余萬元,圓滿完成年度修舊利廢目標。 “賺錢”思維優化“花錢” 在深度踐行“用‘賺錢’思維去‘花錢’”這一先進管理理念的過程中,該公司始終將“降本增效”奉為核心。通過市場化競爭機制和精細化流程管控,精準把控采購各環節。針對服務類及工程類項目,嚴格恪守“三家比選”原則,從資質信譽、過往服務質量、詳細報價方案等多維度深入橫向對標。緊密結合歷史采購數據以及行業成本基線,全方位綜合考量,精心篩選出質量過硬、價格合理的優質合作方,切實達成資源投入與價值產出的最優平衡。 “營銷”思維激活“生產”潛能 信息化運維分公司將營銷理念植入運維管理,實現運維服務由“被動保障”向“主動預測”轉化。所研發設計出的煤炭行業首個“運維中心系統”通過采集所運維服務礦井的IT與OT類設備的實時數據,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和微服務等技術,對數據進行分析并整合計算,實現了對服務器負載性能報警、網絡延時等異常消息的可視化監測和故障報警。該系統利用“AI分析預判”功能,不斷對以往設備故障原因進行學習分析,能夠對類似故障的發生進行預判,在初期就將隱患消滅,將運維成本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