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再次看到《石灰吟》這首詩的時候,我只感覺到一種剛烈的氣勢直逼心尖?!胺凵硭楣菧啿慌隆保@是怎么樣一個渾身是膽的人呢?“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怎樣一個執(zhí)著的人呢?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國家和民族命運多舛之際,一位年僅十六歲的少年毅然挺身,無所畏懼地踏上了一條充滿艱難險阻的救國之路。他勇往直前,無畏風雨,堅定地肩負起民族復興的使命。扶危定鼎的民族英雄氣概是他的真實寫照,此人便是于謙。
于謙年方二十之時,立志從政,心明如鏡,以廉贏心。一生恪守清廉之道,嚴以律己,公正無私,待人如一。其在山西巡撫之任上,對于貪腐之風,堅決打擊,鐵面無私,乃至自家親人亦不徇私。當時,有官吏為求進身之階,行賄賂之事,以求金銀之利,此等行徑,實與屈原《涉江》中所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之輩無異。然于謙身處污濁之世,卻能堅守清廉之本,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正如周敦頤《愛蓮說》所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然因此,屢觸權貴之怒,終遭貶謫于偏遠之地。此外,于謙心系百姓,經常深入基層,了解民情,為民生出謀劃策。在花甲之年,壽辰之際,雖門前送禮者絡繹不絕,然于謙卻一一婉拒,始終堅守清廉本心。無論何時何地,皆以廉為本,真可謂“吾唯有清風而已”。其廉潔奉公之精神,實為后世之楷模。
古人云:“清廉則民親,腐敗則民疏;公正則民贊,徇私則民怨,廉者得民心?!薄胺凵硭楣侨慌?,要留清白在人間。”正是在歌頌為國忠誠,不怕犧牲,堅定執(zhí)著,不向惡勢力低頭的高尚品質,即使死也要留得清氣,留下正氣,留下天地英雄氣,留下浩然正氣,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這個意思。
清正廉潔是于謙不變的堅守,即使他將如石灰一般粉身碎骨,也不為賄賂腐敗改變自己的初心。他在“淤泥”中堅守品德高潔的情操,在“黑夜”里做一束微光。他以身作則,把自己一身的清氣留在人間代代相傳,深入人心,在歷史長河里匯聚璀璨星光,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指引著我們走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之路。
時代日新月異,作為青年,我們都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引領,永葆一顆廉潔之心,高舉清廉旗幟,揚起清廉風帆,大步邁向未來的宏偉藍圖,把清廉鐫刻在青年進步的史冊里,讓清廉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