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
小保當公司:專業技術研討會上的“頭腦風暴”
發布時間:2020-03-17     
作者:劉澤東 李攀     
分享到:
受原有地質構造和112201工作面初采擾動影響,小保當公司112202工作面回風順槽超前支護段礦壓顯現明顯,出現頂板較難控制等問題。針對這一復雜生產狀況,近日,該公司邀請中國礦業大學許興亮教授團隊到礦進行實地跟蹤勘測與現場技術指導。
許興亮教授首先對現階段小保當公司在巷道支護、圍巖控制、人員組織以及其他技術攻關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在復雜地質條件以及圍巖固有屬性等不可抗力的影響下,小保當公司還能夠安全高效地組織生產,實屬不易。
隨后,許興亮教授從巷道維護現狀、巷道動壓機理、動壓顯現關鍵問題以及巷道控制關鍵技術四方面展開了分析研討。 “許教授,您如何看待工作面推進速度對回采巷道超前支護的影響?” “來壓步距和超前支護存在什么客觀聯系嗎?” “工作面推至900米的時候,......”研討過程中,許興亮教授針對對綜采一隊技術骨干們提出的問題逐一作了解答。并就強動壓顯現的成因進行了重點分析,他認為造成這一現象是多方面因素耦合而成的,一是目標開采煤層具有裂隙發育、夾矸嚴重、脆性大易片幫等特性;二是由于頂板巖性特點,直接頂薄弱、砂巖分層明顯,易發生塊狀斷裂;三是現有回風順槽經歷了掘、采兩次采動影響,導致頂板維護困難。
針對大家討論的結果,許興亮教授指出要通過人工的主動支護來“抗衡”頂板、煤柱以及煤壁的被動變形,在效果最佳、成本最節的基礎上,保障礦井安全生產,并提出了四項關鍵技術:一是切頂讓壓技術,通過“切得準、切得下、切得快”來實現有效地轉移壓力;二是高護表技術,以達到“護得住”的要求;三是強承載技術,以實現“支得起”的目的;四是快速掘進技術,以達到“推得順”的要求。
通過此次討論會,使大家對井下現場復雜情況有了更加準確、客觀地認識,也必將對該公司科學應對生產難題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