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体育-首页

員工文苑
我讀史鐵生
發(fā)布時間:2025-04-24      作者:閔珍      分享到:

初識史鐵生,是在中學(xué)課本里的《秋天的懷念》。那時的我,總被文中一個細(xì)節(jié)戳中——他的母親對“跑”“跳”“踩”這些字眼的小心翼翼。她說話時像踮著腳走路,生怕哪個詞會刺痛兒子的心。老師講“兒子的苦難在母親那兒總是加倍的”,學(xué)生時期的我們并不能完全理解一個母親的心,只是望著窗外的梧桐樹發(fā)呆,想著怎樣完成一篇高分命題作文---《我的媽媽》。后來他的母親不在了,妹妹推史鐵生去北??淳栈ǎS色的、白色的、紫紅色的花瓣在風(fēng)里潑潑灑灑。我想,那些倔強(qiáng)綻放的菊花,大概是母親最后一次無聲的擁抱吧?她連告別都要用最熱烈的方式,把生的力量悄悄縫進(jìn)他的生命里。

再讀史鐵生,是在大學(xué)校園的湖畔。圖書館的舊木桌上攤著《我與地壇》,陽光從梧桐葉的縫隙漏下來,把“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這句話曬得發(fā)燙。輪椅碾過地壇磚縫的聲音仿佛在耳邊響著,我看見那個青年搖著輪椅一圈圈丈量生死,把絕望碾成細(xì)碎的塵土,再從塵土里種出花來。他說這話時不像認(rèn)命,倒像武士收刀入鞘——既然終局已定,不如把每個此刻活得莊嚴(yán)。那天我在湖邊坐了很久,直到晚霞把湖水染成琥珀色,突然明白:真正的勇敢,是看清深淵后依然選擇凝視星光。

又讀史鐵生,是在抖音熱推的“史鐵生與余華的友誼”里。余華說:“鐵生是個很好的守門員,他從不亂跑。”各位,大家聽出來了嗎?面對一個雙腿癱瘓的殘疾人,這是一種多么冒昧的贊美啊!但余華其實(shí)是真正懂得史鐵生的那個人。史鐵生曾說過:“雙腿癱瘓后,家人們很忌諱提起我的腿,只有余華他帶我去踢球,讓我守門,他沒把我當(dāng)殘疾人,也沒把我當(dāng)人?!弊詈玫挠颜x,是懂得,是互相的揶揄。這種輕松的關(guān)系,更容易讓史鐵生不異化自己。

原來最深的懂得,不是避諱你的殘缺,而是連殘缺都成了可以玩笑的勛章。就像地壇里那些老柏樹,傷痕被歲月盤成遒勁的紋路,反而比光滑的樹干更有力量。

我們或許不會經(jīng)歷史鐵生這么悲痛的過往,但,生命是一條由看不見的源頭淌出的河,想來太復(fù)雜,說來太淺顯,苦難是當(dāng)中的必修課,痛苦和幸福都沒有客觀標(biāo)準(zhǔn),完全是自我的感受。生命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一個不斷超越自身局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遭遇痛苦、超越局限,從而感受幸福,就像史鐵生和他筆下的蕓蕓眾生那樣。這或許就是史鐵生想看到的: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真相,卻依然熱愛生活的人。

合上書時,總想起北海的菊花、地壇的蟬鳴、足球場邊的輪椅。史鐵生用筆在絕境里鑿出一扇窗,讓所有被生活硌疼的人看見——苦難不是終點(diǎn),而是另類的地圖。當(dāng)我們搖搖晃晃穿過自己的黑夜時,他的文字就像母親留的那片菊花,永遠(yuǎn)在記憶里開著,提醒我們:痛過的地方,終會生出比痛更遼闊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