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煤礦生產運營公司聚焦管理能力提升、智能化運銷發運、設備物資管理三大核心領域,全面夯實發展根基,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提檔管理 夯實安全“壓艙石”

始終將安全生產視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將安全風險辨識與隱患排查深度融入日??己梭w系,構建起“動態清零”的長效管理機制。管理人員實行“走動式管理”,結合“日常巡查+專項整治”雙軌并進,通過高頻次現場巡查,實現隱患的即時發現與消除,為安全生產筑起堅實防線。
創新實施“2323”管理理念試點,引入“安全積分制”,將隱患上報、培訓參與等安全行為與個人績效緊密掛鉤,營造出“人人管安全”的濃厚氛圍。通過“亮成績、比安全、無‘三違’”的競爭機制,激發職工的內在動力,形成了良性競爭的良好局面。采用“理論+實操”雙軌培訓模式,累計培育出200余名技能骨干,并依托“全員導師制”打造“一專多能”的職工隊伍,為礦井的安全高效運行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
智運發運 激活效率“新引擎”

在運銷發運領域,該公司以數字化升級為驅動,構建起智能化管控體系。通過智能云平臺,實現了煤炭生產、洗選、庫存、運輸全鏈條數據的實時整合與分析,使裝車進度盡在掌握。在技術革新方面,率先投用“無人值守”裝車系統,依托先進的激光掃描與自動計量技術,實現精準裝車與零誤差發運,人工成本大幅降低約30%。
首創二維碼巡檢模式,職工掃碼即可上報設備異常,系統自動生成維修工單。針對發運高峰期的設備瓶頸問題,開展全員“效能提升大討論”,推行預防性維護與快速響應機制。檢修班組自主完成12項技術改造,設備故障停機時間減少約60%。
精控物資 筑牢降本“護城河”

深入貫徹陜煤集團“四種經營理念”,以“一機一碼”管理模式為抓手,為每臺設備配置專屬二維碼,實現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云端數據庫實時更新設備狀態、維修記錄及備件庫存,智能預警功能有效避免停機風險。物資管理平臺集成計劃審批、采購領用等模塊,庫存周轉率提升20%,管理效率顯著優化。
多措并舉壓縮運營成本,生產成本較往年下降10%以上;優化井下供水系統,實現分質供水,全年累計為井下供應81萬立方米用水,節約礦井水深度處理費用15%;重新核定設備用電負荷,2024年全年電費較上年節約19%;與鐵路部門深化協作,通過精準調度降低延時費用,延時費較往年同期降低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