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体育-首页

員工文苑
文苑丨重拾漸行漸遠的年味
發布時間:2025-01-31      作者:李韋      分享到: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痹谕醢彩墓P下,春節宛如一場盛大的慶典,滿溢著喜慶與希望,那醇厚醉人的年味,曾悠悠縈繞于華夏大地的歲歲年年。然而,時光仿若一列高速飛馳的列車,裹挾著現代社會的喧囂與忙碌滾滾向前,曾經那濃郁得化不開的年味,卻在這急行的節奏中,悄然隱退,只在記憶深處留下一抹淡淡的悵惘,仿若縹緲的霧靄,揮之不去。

記憶的閘口緩緩開啟,年味最初的模樣,是從臘月初八那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中氤氳開來的。一大早,廚房里便充斥著谷物交織的馥郁香氣,父母總是早早起身,帶著對年的期盼,悉心挑選大米、小米、紅豆、綠豆、紅棗、桂圓等食材,而后輕柔地洗凈,放入鍋中,以小火慢慢熬煮。一家人圍坐于桌前,手捧著香甜軟糯的臘八粥,每一口都是年的腳步漸近的回響。此時,窗外凜冽的寒風仿若也被這溫情感染,變得輕柔繾綣,悠悠訴說著新年的憧憬。

過了臘八,年味便如同被點燃的煙火,愈發濃烈熾熱。集市仿若一片歡樂的海洋,人潮涌動,熙熙攘攘,喜慶的氛圍如同海浪般撲面而來。街頭巷尾,紅彤彤的燈籠似熟透的果實掛滿枝頭,春聯、福字、年畫等年貨琳瑯滿目,如同一幅絢麗多彩的民俗長卷鋪展開來讓人目不暇接。人們穿梭于各個攤位之間,眼神中滿是挑選年貨的欣喜,討價還價聲與歡笑聲交織共鳴,譜寫出一曲生動的市井樂章。孩子們小手緊攥著剛買來的鞭炮和糖果,緊緊跟在大人身后,時不時踮起腳尖透過縫隙瞧著各種零食,滿心期待。

臘月二十三,傳統的小年翩然而至,又稱“祭灶節”。這一天,灶王爺要啟程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一年的善惡行徑,于是家家戶戶都虔誠祭灶,祈愿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母親總會精心準備好灶糖、水果等供品,整齊地擺放在灶臺上,而后帶領我們上香叩拜。小年的余韻尚未消散,緊張忙碌的大掃除便緊鑼密鼓地開場了。全家老小齊上陣,糊窗戶、掃屋頂、洗被褥、清理雜物。這絕非一場簡單的清潔行動,而是一場意義深遠的除舊迎新儀式,象征著將過往一年的晦氣與不順統統掃地出門,擁抱嶄新的生活與希望。

隨著除夕的腳步日益臨近,廚房里的煙火氣愈發濃郁醇厚。奶奶和母親整日忙碌于灶臺之前,炸丸子、雞蛋泡泡、小酥肉、蒸饅頭、包餃子,一道道美味佳肴在她們的指尖翩然誕生。除夕夜,一家人親密圍坐,共享豐盛無比的年夜飯,桌上每一道菜肴都承載著特殊的寓意,魚仿若靈動的祥瑞,寓意著年年有余;雞恰似吉祥的使者,象征著吉祥如意;餃子宛如飽滿的元寶,寄寓著招財進寶。孩子們身著新衣,在長輩們慈愛的祝福聲中,雙手接過紅包,小臉笑成了燦爛的花朵。當午夜鐘聲敲響,仿若天籟之音劃破夜空,鞭炮聲瞬間如雷鳴般震耳欲聾,煙花在空中絢麗綻放,將整個夜空裝點得如夢如幻,仿若星河傾落人間。

大年初一,新年的第一天,也是走親訪友、拜年賀歲的日子。天還未破曉,我們便在父母的輕聲呼喚中醒來,穿上嶄新的衣裳,洗漱完畢,懷揣著喜悅,跟隨父母一起串門拜年。見到長輩,我們恭敬地鞠躬行禮,送上最誠摯的新年祝福,長輩們則會面帶微笑,遞上寓意吉祥的紅包、糖果,每至一戶人家,都會被熱情的主人迎進屋內,品嘗著瓜子、糖果、茶水,大家圍坐一團,親切問候,分享過去一年的豐收喜悅,暢想來年的美好生活。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這曾經濃郁醉人的年味漸漸變得稀薄黯淡。隨著生活水平的飛速提升,物質生活日益豐饒,那些曾經讓我們心心念念、翹首以盼的美食新衣,如今已如尋常物件,不再是過年的專屬“寵兒”。平日里,超市貨架上各類年貨堆積如山,應有盡有。年夜飯也從家中廚房,遷至酒店華麗的包間,菜品固然精致考究,卻缺失了一家人共同忙碌、親情交融的熾熱溫度。往昔在農村,舞龍舞獅、踩高蹺、扭秧歌等民俗表演是過年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農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許多傳統的民俗活動因缺乏傳承人和參與者而逐漸消失。在城市的高樓大廈之間,很難再看到那些熱鬧非凡的民俗表演,年,也因此變得越來越安靜,越來越平淡。

也許,年味從未真正走遠,它只是悄然變換了模樣,潛藏于我們生活的細微角落,靜靜等待我們在忙碌的奔波中停下腳步,去回味、去珍藏、去傳承。因為,那是我們對家的深深眷戀、對根的執著追尋。(李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