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為基,效率為翼。在新時代的趕考浪潮中,中能袁大灘煤礦緊扣“提質增效”脈搏,并驅“精細化管理、標準化創新、智能化升級”三駕馬車,全速全力推動礦井向更高水平、更高安全、更高智能的現代化礦山奮進。
深挖“精細”潛能|夯實管理質效
“刮板輸送機順直平穩、巷道超前支護迎山有力,各類管線、錨桿、錨索全部實行編號管理,機房硐室清潔明亮、整齊劃一、風水管路分色刷漆編號,臺賬記錄規范明確……” 對于中能袁大灘煤礦來說,獲取好的效益就必須要亮出“精”的管理利劍。今年以來,中能袁大灘煤礦以“六精三十六閉環九雙九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為抓手,持續優化健全安全管理機制,將“精、細、實、嚴”落實到安全管理的各個環節中。 推行干部現場帶班走動式管理機制,通過崗位描述、手指口述、一口清等方式,提升職工專業技術水平和安全意識;持續開展“3+N”安全檢查,深化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確保安全生產;實行“全編碼”管理,對設備、物資進行分類管理,保障物資存放質量和安全。 自精細化管理深入實施以來,該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精準覆蓋全礦320個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已形成的“九全九雙”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涵蓋了18項安全管理要素,實現了安全管理全閉環。 嚴鑄“標準”規范|創建品質精品 “有物必有位、有位必分類、分類必標識、標識必規范”的標準化實施理念,讓該礦在現場管理上實現了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預防”的根本性轉變。如今的井下,巷道干凈整潔、避難硐室應急物資分類碼放、各工作面保護措施齊全有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為使精品工程的建設標準深植于心,該礦堅持“量化+亮化”原則,圍繞“一頭、一面、一巷道、一硐室”提升范圍,打造質量優良、安全可靠、規范有序、美觀實用的井下采掘精品工程、精品線路、精品硐室。 值得一提的是,該礦還建立健全標準化考核機制,堅持“誰的區域誰負責”。制定“一崗一責一清單”,深化工程質量驗收,強化井下作業監管力度,嚴格管理人員周檢、旬檢、月檢次數,不定期對井下重點區域和重要環節開展評優找差、末位警告、重獎重罰、動態驗收,積極構建高標準、全流程的質量標準執行體系。 突出打造精品工程,每月進行精品工程評選,將評選產生的“精品”“亮點”進行全礦推廣,持續做到施工有標準、驗收有依據,各項精品工程的創建,也讓“標準”成為該礦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持續動態達標的“最強驅動力”。 打造“智能”邊界|引領智慧新潮 數智新藍海,決策產業鏈。中能袁大灘煤礦利用現有各生產智能化系統集成數據源,聯合“NOSA”、雙重預防、安全監控、人員定位、水文監測等系統,實時分析掌控安全生產狀況,統籌采、掘、機、運、通等各領域子系統,提升數字信息實時監測、流通、共享等能力邊界,讓智慧作業既有“科技感”,更有“人情味”。 “虹膜考勤精準體檢、生產現場智能工廠、采煤不見煤、井底還安著紅綠燈……” 在“智+N”新生態科技“狠活”的強勁驅動下,該礦數字化建設逐步從人工操控向數字管控再向全面自動化疾速推進。目前,已構建起包括智能超長綜采、智能快掘及綜掘工作面的高效生產體系,進一步為智能化礦山的宏偉藍圖奠定堅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