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又有一批創新成果從陜煤榆北選煤分公司吳恒勞模創新工作室“出發”,經生產調度指揮中心評選、推廣,“抵達”各個選煤中心現場試驗應用。這輛滿載“創新”理念的“高速列車”,也承載著機械工程師郭宣的期盼。
以前,由于陜煤榆北選煤分公司所屬各中心廠區住所較為分散,最遠的兩個選煤中心相距170多公里,創新管理不集中,創新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成為阻礙該公司職工創新水平進步的一大障礙?!澳菚r候,我們希望自己的發明創造能夠在多個地點試驗,看看效果究竟怎么樣?!惫f。
今年一月,郭宣的愿望實現了。
“我們要推進技術改造、工藝革新全面深入開展,打通創新成果應用卡點,努力推出數量更多、質量更優的創新成果?!边x煤分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楊勇在2024年工作會上說。
為了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陜煤榆北選煤分公司建立健全創新成果推廣應用機制,以吳恒勞模創新工作室為載體,開展月度“創新成果培訓班”,對創新成果進行集中管理、專業性指導,并以“一月一推進、半年一評審”的工作機制,完成創新項目的“申報、立項、攻關、轉化、推廣”全流程管理。郭宣的創新成果正是在這樣的工作機制下不斷完善,直至推廣到各個選煤中心。
“現在,好多創新成果在分公司有效的推廣機制下,結合了各個中心現場實際,凝結了更多人的智慧,技術更加成熟、完善,項目的適用能力變得更強。不僅有效解決了現場技術難題,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看著自己的創新成果為職工們帶來了便捷,郭宣心中的喜悅難以言說。
2020年,這個從中國礦業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畢業的小伙為了施展抱負,來到陜煤榆北選煤分公司。2022年,郭宣利用積累了兩年的現場經驗和工作經驗,開始專注于發明創新。
讓郭宣沒想到的是,借著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東風,他的發明創造派上了大用場,并成功幫助他走上了工程師的崗位。2024年1月,他發明的“便攜式淺槽刮板校正裝置”獲得榆北煤業公司年度“五小”創新成果一等獎,還為他帶來了5000元的收入。
“我們把創新成果納為職工績效分配的一項重點指標,按照‘對外推廣’‘對內推廣’‘中心應用’三個推廣范圍制定了相應的獎勵標準,目的就是讓激勵機制更加精準、科學,覆蓋范圍更廣,有效激發職工創新熱情?!比肆Y源部經理李旭東說。
說起“創新路”上的干事創業故事,郭宣總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人”。
如今,煤流滾滾向前,選煤人“輕裝上陣”,滿載新期待的一項項創新項目,為身處傳統產業的陜煤榆北選煤分公司職工帶來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