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竹柏,折竹作琴,琴聲悠悠,余音繞梁;柏葉如茶,古樸醇厚,品味一世的清香;立足為桅桿,傲然挺立于世間,謂是人間正氣。在古人的智慧中,竹柏文化可謂是一種高潔品格,它能讓人在思想和行動上自覺地抵制各種誘惑,東坡居士曾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屋前有竹,則清風揚揚,節氣外露。此外,東坡居士在《三養論》中也曾提出:“一安分以養福,二寬胃以養氣,三省費以養財”。即不管是做平民還是做官,都要謹守安分,只有安分做人,才能踏實處世;平時切勿貪吃,受人饋請則會腐蝕個人氣節;制止鋪張浪費,節省下來的經費用來為民辦實事,辦急事,將錢用到刀刃上去,這樣不僅可以贏得民心,還能遏制腐敗。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只有用平常之心,淡泊之態去面對生活,多一點 大公無私之心,少一點浮躁雜念,才能修身養性,提高自身品德,干出一番事業。
竹柏之志,貴在崇尚儉潔,甚惡驕奢。清代鄭板橋“作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尤愛畫竹,以竹明志。他在《竹石》一詩中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北砻髁酥袼幁h境惡劣,卻節節挺拔,骨氣外露,不屈不撓的清廉氣概。用“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來表明自己無畏風言風語,不受八面來風,正氣凜然的堅定志向。竹柏常立于貧瘠艱苦的夾縫中,但仍能堂堂正正立于世間,告訴人們的是一種處世態度,而作為新時代團員青年,是最有知識、有熱情、有思想,善于思考的,當我們面對生活中各種不良風氣時,貪腐行為時,我們是否還能堅持對腐敗行為說不,敢于與腐敗分子作斗爭?竹柏之志,就是需要我們能夠站出來,對腐敗行為進行監督,在日常生活中摒棄那種“吃點、喝點、花點、玩點是小事”的想法,俗話說“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要向竹柏一樣居艱苦而后奮發,不受污濁,始終將防微杜漸貫穿于生活工作之中,不讓腐敗從生活的細微中找到 缺口,勿貪小便宜。勤奮工作,扎實在生活中勤儉節約,嚴于律己,克勤克儉,時刻不忘三省吾身,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像竹柏一樣挺直腰板,板正做人。
竹柏之志,貴在清風郎朗,正氣盎然。古人以竹作為“四君子”之一,以松柏作為“歲寒三友”之一,皆是看中了其于貧瘠碎石中破土而出,于狂風暴雨中泰然自若,于凜冽寒冬中傲然自立,不向黑暗屈服,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四季如春,朝朝向陽的精神。竹柏不只是堅韌不拔的代表,還是清風正氣的先鋒??鬃釉潱骸皻q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將松柏于寒風中傲然獨立,與其他花草截然不同的習性體現得淋漓盡致,《莊子?德充符》中“受命于地,唯松柏獨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堯舜獨也正,在萬物之首”一言,更是將松柏與堯舜并稱。想來松柏如堯舜,那是如此的盛贊,后人敬仰崇拜堯舜,皆是為其一心為民,清廉正直,勤儉持家,造福百姓的行為所感動。當我們走在山間小道中,屋舍院落中,看到院前的一排排挺拔身姿的青竹,一顆棵蒼勁有力的松樹,是否也會暗下決心,要如竹柏般兩袖清風、一身正氣、光明磊落、清廉無私、自覺踐行令世人稱頌的生命軌跡。
竹柏之志,貴在為官一方,廉潔奉公,古人云:“君子為政之道,以修身為本?!焙我孕奚?,可見竹柏。宋王安石《字說》云:“柏猶伯也,故字從白?!庇冒卦⒁獠?,伯作為古代爵位第三位,不止寓意著高官厚祿,還寓意著為官一方,就要以柏明志,清廉奉公,在物質上常常以無所追求為樂,不為私欲得不到滿足而憂心忡忡。能夠時刻警醒自己,廉以修身,忘記自身利益,做到無私,無私就會大公。要有“不隨夭艷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的竹節精神。面對錢財,最好的辦法就是廉潔不貪,人間權利尊榮,總是逃不過他人的忌憚。只有清氣滿乾坤, 才能無欲無求,無數的教訓告訴人們,要想清正廉潔,永葆本色,就不能不把好第一關,守住第一道防線。小手與大手應如松竹柏葉一樣,有竹柏之志,常青不舊,擺脫世俗煩擾,傲然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