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体育-首页

員工文苑
文苑丨讀《曾國藩家書》有感
發布時間:2024-04-24      作者:梁雅欣      分享到:

“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备赣H曾一直用曾國藩家書不斷勉勵我。工作以后我第一次翻開這本家書,看到曾國藩的拳拳愛國心、殷殷桑梓情,我才更懂父親為何用曾國藩家書教誨我。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蘊含真知良言,他希望我從中有所收獲,能樹立正確的三觀,找到自己的理想目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樣影響深遠、澤被后人。曾國藩在母親去世時請假回鄉守制,結束了十二年的京官生活。事起倉猝,曾國藩在京欠賬不能馬上償還,他在給兒子曾紀澤信中一一安頓,一面請京中朋友出面延緩,一面“外間若有奠金來,我當概存寄云、午僑兩處。有一兩即以一兩還債,有一錢即以一錢還債,若并無分文,只得待我起復后再還”。堂堂二品大員,債務還得等收了喪事的份子錢來還。按說此時曾國藩在京城借出去的錢已有千金,但他深知所欠者經濟條件都很差,專門交代家里不僅不要催還,即使人家主動送還也不能收。“蓋我欠人之帳,即不能還清出京。人欠我之賬,而欲其還,是不恕也。從前黎樾翁出京時,亦極窘,而不肯索窮友之債,是可為法。”做人如此,難怪曾國藩在京在湘聲望極高,而能組建統領湘軍了。

曾國藩的金錢觀是建立在兼濟天下的理想和自立自強的精神之上,在道光二十九年三月廿日家書中說得明白:“予自三十歲以來,即以做官發財為可恥,以宦囊積金遺子孫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總不靠做官發財以遺后人?!薄肮柿⒍ù酥?,決不肯以做官發財,決不肯留銀錢與后人。若祿入較豐,除堂上甘旨之外,盡以周濟親戚族黨之窮者。此我之素志也?!睆霓讚介熅b,曾國藩并未迷失在金錢中,究其根本,既是操守,也是遠見。此番言語亦非假大空話,后來曾國藩治湘軍,經手軍費數以百萬計,卻于薪俸之外不取一分一毫。

此外,在家鄉置義田、興社倉,用今天的話說熱心公益做慈善?!班l里兇年賑助之說,予曾與澄弟言之。若逢荒欠之年,為我辦二十石谷,專周濟本境數廟貧乏之人。自澄弟出京之后,予又思得一法,如朱子社倉之制……國藩今欲取社倉之法而私行之我境。我家先捐谷二十石,附近各富家亦勸其量為捐谷。于夏月借與貧戶,秋冬月取一分息受還。豐年不增,兇年不減……”當時,湖南家鄉受災,曾國藩便效仿宋代朱子之社倉法賑災,并打算形成長期制度,只可惜災民有借無還,社倉以失敗告終,不過曾還是踐行了自己的初心。

孔子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睆膶ψ约焊改感值艿膼弁贫鴱V之到親戚族人,再擴大到本鄉本省,最終兼濟于天下,這正是古代“仁”的涵義。曾國藩一生勤,仁,義,知世故,懂進退,他的家書講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在骨肉親情日漸淡漠、鄰里親戚形同陌路的現代社會里,確實有勸世化俗的價值,值得每個人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