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体育-首页

員工文苑
文苑丨人間最美四月天 最是書香能致遠
發布時間:2024-04-23      作者:      分享到:

4月23日,是一個散發著別樣氣息的日子——“世界讀書日”。在這個萬物生長的春日里,我們與書籍相遇,與智慧相擁。

古人曾言“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又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等勸學之言。誠如斯言,我倘徉在黑白相間的書頁里,獨享字里行間的千古文化,氤氳詩詞香。

純粹的閱讀能讓人獨立思考,權衡理性。古語有云:“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閱讀的力量不言而喻。純粹的閱讀可以讓我們發現書中的大千世界、聽到書中的曠世妙音,望碧空而長嘯,觀殘月而淚下。置于純粹的閱讀中,書中墨香會化作十里春風,吹入荒蕪干涸的內心。

純粹的讀書可以淡化個人悲歡,追溯人生意義。正如魯迅所說,“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我以書為介質,見證了史鐵生一生的悲哀與不幸,但也看到了他在生命黯淡無光之時仍秉持火把,與無生命的地壇跨越時空長談,在彌留之際寫下《病隙碎筆》,在文字跳動間化哀嘆為悲憫,即使是絕境,但未至盡頭便只顧沿途風景。

“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與權衡。”閱讀只有回歸純粹,才能讓精神的小屋牢牢立于天地之間,在簡樸與寧靜中自在成長。

書香清自遠,繁花滿征途。徜徉學海,拾級書山,雖然艱辛備嘗,但也自得其樂。讀書學習是提升自我、改變自我、完善自我的佳徑。我們追求“腹有詩書氣自華”,這種“書卷氣”不是知識的簡單疊加,而是把讀書當作一種習慣養成、一種生活方式,內化為陪伴一生的自主學習行動,拓展出未來人生的無限可能。

愿我們以書為友,以夢為馬,征途漫漫,書香四溢,繁花滿路。(選煤分公司:彭天與)

圖片一尊還酹江月

            ——致敬湯顯祖與莎翁

4月23日是一個作為世界文學象征的日子,在世界文學領域具有特殊的意義。這一天是英國作家莎士比亞誕辰,也是他的忌日。此外,這一天也是世界上其他一些著名作家的生辰或祭日。所以,把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可說是別具意義。

提到莎士比亞,不免想到和他一樣詩人兼戲劇家身份的湯顯祖,他們在詩歌與戲劇領域塑造出不同的藝術景觀,占據戲劇史濃墨重彩的一頁。兩位又是同年而逝,是巧合,亦是繆斯的召喚。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的創作理論與文化熏陶各不相同,卻不約而同地借助夢來書寫作品、表達自我,夢與夢相似卻又不同。在自己文化土壤里開出奇葩,可以說他們是同時代互相映照的“雙子星”。

湯顯祖本人很喜歡記夢、釋夢,他最出名的作品人稱“臨川四夢”。在他之前不乏作者創作有關夢的故事,但唯獨他的作品流傳至今,給人深思。深受佛學與道家思想影響的他,以夢境寫生前死后,向世人表達了一種獨特的觀點:“夢中之情,何必非真?!保ā赌档ねぁ奉}記)夢假情真,他筆下的杜麗娘可魂交柳郎,死而重生,演出一場驚天動地的人鬼戀、生死情。

莎翁筆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半夜陽臺幽會,深感幸福又倍加不安地說:“啊,幸福之夜!但我又心神不寧,只恐夜中的一切也許只是夢境,如此稱心快意,怎能夢里成真!”羅密歐擔心眼前是美夢成真會夢醒,害怕夢境,尤其害怕他的經歷只是夢中出現的景象。英國批評家和散文家威廉·赫茲利特認為,莎士比亞筆下的“羅密歐就是墮入情網的哈姆雷特”。

同樣是愛情故事,在兩位的筆下“夢”代表的東西全然不同,在羅密歐看來,夢里的東西肯定是完全虛假的。這和杜麗娘天天求“夢”恰成鮮明的對照。故事結局也是一喜一悲,杜麗娘與柳夢梅人鬼相戀,最后起死回生,羅密歐與朱麗葉為對方而死。

兩位作者不約而同筆化為劍,刻下的文字暗含對傳統禮法的叛離意識和對殘酷現實的反抗精神,塑造的人物內心燃燒著掙脫封建牢籠、粉碎理學枷鎖、追求個性解放、向往美好愛情的強烈愿望。

看到了莎翁與湯顯祖筆下的“夢”與現實,不由得發問我們可有沖破眼下夢境的勇氣,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樣,有一份執著的勇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愿我們在今天的閱讀中找到答案。(陽木生態公司:詹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