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体育-首页

媒體聚焦
陜煤集團報丨執“智慧”之筆,繪就高質量發展“中能畫卷”
發布時間:2023-11-11      作者:朱玥宸      分享到:

在調度指揮中心的巨型曲面顯示屏上,井上下各生產環節的實時畫面盡收眼底;

巡檢機器人身披白色“戰袍”,頂著呆萌的腦袋,一雙犀利的“大眼睛”讓設備故障隱患無處遁形;

井下會“思考”的紅綠燈,讓“堵車長龍”不復存在,井下“生命線”暢通無阻;

……

烏金之變,變幻無窮。榆北煤業體制調整后,中能袁大灘煤礦乘著“再造一個新榆北”東風,在搶抓機遇中乘“數”而上,擁抱智慧礦山建設浪潮,以“小步快跑、穩步推進、步步見效”的建設步伐,著力構建科技創新與安全生產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全面夯實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底座。

用智能采掘的“聯筆” 鋪就高產高效的“基底”

640 (1).jpg

袁大灘煤礦平均煤層厚度只有1.8米,要做好薄煤層開采的“厚文章”,智能綜采首當其沖。經過艱難探索,袁大灘煤礦攻克了全息感知,信息傳輸、設備運行監測等關鍵技術,實現了“一鍵啟停”自動化割煤,具備采煤機記憶割煤、液壓支架自動跟機移架推溜、視頻自動跟機、綜采設備云監測等功能。采煤機自動截割率達95%以上,液壓支架自動跟機率達到95%,原本16人的工作量,現在僅需10人就能輕松搞定,工效達185噸/工,大幅降低了職工的勞動強度和安全風險。

“智能化建設讓我們遠離了機器轟鳴,悶熱潮濕,煤屑飛揚的工作環境,讓我們這些煤“黑子”啊也體會到了高級白領的滋味!”說起現在的工作狀態,綜采一隊巡檢工奧震岳樂得合不攏嘴,感慨自己趕上了好時代。時至今日,袁大灘煤礦已先后建成7個智能化綜采工作面,智能綜采建設水平也從一個零基礎的“小白”逆襲成為游刃有余的行家里手。

半煤巖巷的掘進是制約袁大灘煤礦高產高效的另一只“攔路虎”。好在水深也有擺渡人,榆北煤業作為智能快掘技術的“領跑者”,實現了智能快掘系統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出臺了《煤礦巷道掘進機器人系統》《煤礦智能化快速掘進工藝標準》等多項拿來即用的“行業寶典”,打造了智能快掘的“榆北范本”,讓袁大灘煤礦智能快掘之路走得順暢了許多。

今年4月,袁大灘煤礦首套半煤巖智能快速掘進裝備在11207工作面投入運行。100米、400米、700米……一次成巷、安全高效、工藝簡化三大優勢讓袁大灘煤礦單月進尺一路“狂飆”,單班進尺突破23米,效率提升了3倍有余。嘗到了“甜頭后”,榆北煤業為中能袁大灘煤礦量身打造的第二、第三套快掘裝備已經提上了日程。

用平臺建設的“線筆” 勾勒“指尖”安全的“輪廓”

640 (2).jpg

來到中能袁大灘煤礦調度指揮中心,鼠標點擊聲、鍵盤敲打聲、電話鈴聲,此起彼伏,指揮臺前12臺電腦一字排開,安全監測監控、人員定位、應急廣播等“九大安全保障系統”同時運行,調度員正全神貫注地瀏覽著綜合管控平臺,生怕漏掉任何一條信息。

為打造“一網縱觀全局”的“智慧大腦”,中能袁大灘煤礦以萬兆工業環網為數據傳輸通道,采用云計算、大數據、4G無線通信技術等先進技術,構建了“一支撐一平臺四中心”智能化運行體系,實現數據互聯互通、生產態勢感知、業務可管可控,解決煤礦生產信息孤島、安全報警處理和一體化調度不及時的困難,確保全礦任何“風吹草動”,調度都能“了如指掌”。

綜采一隊隊長張書堂在一線摸爬滾打二十余載,是名副其實的“煤礦老將”,在安全管理上是出了名的“吹毛求疵”。為了杜絕三違隱患,他恨不得住在井下,長在設備上,但面對設備多,條件復雜的現場環境,有時還是防不勝防。

雙重預防管理信息平臺的引進,徹底解決了張書堂的“心病”。該平臺利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手段,通過動態監管、實時分析“人、機、環、管”四個方面的安全生產要素,全面覆蓋并規范煤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全過程。PC端和手機APP自動同步,各類隱患的辨識錄入、整改閉環只要一部手機就能解決。“有圖有真相”,讓隱患“拋頭露面”,從而可以被精準整治。今年8月,袁大灘煤礦榮膺省級雙重預防機制與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示范礦井。

用協同優化的“畫筆” 渲染場景應用的“顏色”

640 (3).jpg

“今天幸好有這個倒車影像,要不調度又要給我開罰款咯!”想起白天的“有驚無險”,運輸隊料車司機劉保平長舒了口氣。

隨著工作面的不斷延伸開采,井下搬家倒面、巷道貫通等大型工程日益增多,井下輔助運輸系統也逐漸龐大,推行智能輔助運輸管理系統勢在必行。該系統基于UWB定位技術,通過智能車載終端與融合基站、紅綠燈、井口閘機多種設備的聯合應用,實現入井車輛的靜態精度0.3米,動態精度7.3米的高精度定位,并具備行車安全監測、語音雙向通話、倒車影像、紅綠燈智能控制等功能,達到車輛遠程可視化管理和高效調度。目前,該礦已有80臺車輛安裝了智能車載系統,智慧車輛覆蓋率達到100%。

讓“聰明的車”駛上“智慧的路”只是中能袁大灘煤礦推進智慧技防工程建設的一個縮影。機器人巡檢、全礦井“一鍵測風”、“千眼”視頻、智能降塵“神器”……智能化成果已融入到井下安全生產的方方面面。

將鏡頭對準該礦園區建設,同樣可以看到智慧化場景遍地開花的景象。在1296m2的智能倉儲中心,面對8萬多件、4000余種物資揀選存儲與出入庫,庫管員從容不迫;配、裝、運、銷全鏈路智慧煤炭銷售新模式創造了單班過磅373車,全天1027車的新紀錄;職工餐廳智能結算系統,一秒核算整單菜品價格,職工刷臉付款、取餐即走,實現全自助、高效率就餐,開啟智慧新“食”代……

 纖纖不覺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今年8月,中能袁大灘煤礦順利通過了陜西煤業國家I類中級智能化礦井驗收,發展不息筆不輟,數智驅動高質量發展的“中能畫卷”將繼續濃墨重彩斑斕舒展,請各位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