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井下,采煤機平穩推進,滾筒呼呼旋轉,一塊塊烏金應聲而落,煤流滾滾向前……初冬時節,寒意漸濃,但在涌鑫公司,保安全、促生產、凝心聚力、熱火朝天的工作場景卻令人振奮。
該公司以敢打必勝的信心、決戰決勝的姿態,向“四大戰役”發起“總攻”,擂響“奮進鼓”,跑出“加速度”,奏響了奮戰四季度,決勝“全年紅”的“最強音”。
底線思維 打好安全生產“保衛戰”
嶄新的警示標語旗幟,“值守”在礦區道路兩邊;直擊心靈的安全警示故事,“站崗”在兩礦聯建樓惹眼的墻壁上;鏗鏘有力的安全宣誓,回蕩在每個班組上崗時的井口信息站。
涌鑫公司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的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以“百日安全生產規范行”活動為契機,持續開展好“安全警示教育”“安全大講堂”學習等活動,不斷調整培訓形式,滿足不同人員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補鈣”“加油”“充電”;堅持優先抓好安全生產,嚴格執行“AB崗”、跟班寫實、安全包保等制度,把安全責任、安全措施落實到現場。
結合礦井工作實際,充分運用雙重預防系統和NOSA安健環風險管理體系,為打贏“保衛戰”提供“雙槍”;大力開展“零點行動”,組織開展頂板、機電、“一通三防”、雨季“三防”等安全大排查活動,嚴格落實風險分級管控措施,推動安全縱深防御、關口前移、源頭治理;嚴抓動態盯守,嚴防零敲碎打事故發生。
抓住關鍵 打好重點工作“攻堅戰”
9月23日,一輛“頭戴大紅花”為首的卡車,駛入安山煤礦工業廣場,安山煤礦掘進一隊隊長“老趙”,一大早就帶著機電副隊長、技術員守在通往廣場的馬路上,看見剛入礦會拐彎的“煤海貪吃蛇”,“老趙”的嘴角彎到了耳朵,這將進一步解決煤礦接續緊張情況。
“智慧快車”、機器人巡檢、全礦井“一鍵測風”“千眼”視頻、智能降塵“神器”、智能風門、超長綜采工作面初采初放、第三套智能快掘下井……一項項重點工程的完成,為公司打贏這場“戰役”吃下“定心丸”。
降服“攔路虎”、牽牢“牛鼻子”,針對沙梁煤礦斷層區域影響范圍之大,矸石硬度之高,加快完成沙梁煤礦硬巖掘進裝備研制;盡早投用徹底解決礦井安全通風問題,加快開展安山煤礦大墩溝風井及附屬工程項目;持續優化巷道系統“三優兩提高”工作,通過優化工藝和勞動組織,突破掘進單進水平,優化智能快掘系統泡沫除塵風機……確保實現安全生產穩定受控。
成本制勝 打好降本挖潛“持久戰”
一直以來,噸煤指標都是煤礦企業成本管控的重中之重,為此,該公司跳出“以量增效”的固有思維,積極探索“設計+管理”發展模式,堅持源頭管理提質增效,建立健全礦井、部門、區隊、班組四級成本管控體系,從采、掘、機、運、通等各個生產環節深挖礦井節支降耗、回收復用、修舊利廢、技術革新、系統優化等潛能,最大限度降低噸煤指標。
為了找到降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該礦以科技增效為利器,通過對各系統進行分析、不斷嘗試探索,新點子如雨后春筍般頻發,戰果累累。
排水系統升級改造,實現礦井水“清污分流”和循環復用,年度可節省材料費、電費;引進優化掘進巷道施工組織,改進施工工藝等,投入智能化新設備,實現減員提效,降低成本支出;主運輸系統降頻減速、集中運行,減少設備運行頻率,實現年度電費、材料費等成本降低;設備自主維修、配件修復再利用,節省材料費……共計節約1600多萬元,一項項科技創新,助推成本管理再上新臺階。
產量為王 打好穩產增產“集中戰”
產能要唱好“重頭戲”,智能化要發揮大作用。在承擔保供任務的百米井下,當班作業人員全力組織生產。他們操作著智能鍵盤,指揮著智能化綜采裝備,刀頭在巨大的“烏金”上一遍遍地切削,滾滾“烏金”被運輸升井。
生產源頭是礦井效益的保障,只有突破采煤才能將“烏金”變為“黃金”。涌鑫公司以“優化生產組織”為主線,以提升高質量發展“硬實力”為基礎,以推進生產接續、加快重點項目進度為支撐,合理部署采煤工作面末采、安裝、初采初放等重點工作,尤其是協調相關部門超前預排接續計劃,縮短了綜采隊新舊工作面接續時間。
“由于超前預排接續計劃的實施,新舊工作面接續時間得耗時15天,再加上智能化設備,節省下的這些天我們可以多產十幾萬噸煤哩!”在隊委會上,安山煤礦綜采隊隊長杜文偉說道。
“行百里者半九十,致勝利者積跬步。”四季度是收官沖刺季,也是決戰決勝季,是定全年、保全局的關鍵階段,涌鑫公司趁熱打鐵、一鼓作氣,以“倒計時”的緊迫感,提振“沖刺跑”的精氣神,重點圍繞安全生產、產量提升、降本挖潛、增量拓展工作重點,全面打響“四大戰役”,以決戰意識抓好各項工作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