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鑫公司全面打響“百日安全生產規范行”攻堅戰,著力風險化解,強化隱患治理,堅持“管理與責任并行,排查與整治共進,獎懲與兌現結合”,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全力打好打贏全年“安全仗”。
“管理+責任” 擰緊“責任鏈” 確保安全生產,首先要把好“管理+責任”關。涌鑫公司以“百日安全”活動為契機,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紅線意識,持續深入推行安山煤礦“1495”和沙梁煤礦“1245”安全管理法,利用雙重預防機制和NOSA安健環體系建設,推進安全治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 該公司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建立量化考評體系標準,從領導到班組長,逐層壓實責任,嚴格包保責任落實,提高履職盡責能力。實施安山煤礦和沙梁煤礦的“1495”和“1245”安全管理模式,以辨識、管控風險為目標,推行“123456”雙重預防機制管理,實現安全生產關口前移。結合NOSA安健環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持續細化、完善77個元素,形成公司特色NOSA五星安健環風險管理體系,確保年底在“二星”基礎上實現“三星”目標。 “排查+整治” 織密“防護網” “輔助運輸隊做好井下車輛安排,晚上11點30分車輛必須到達井口待命”。晚上10點,輔助運輸隊值班員突然接到“作戰命令”,“零點行動”正式拉開帷幕。 涌鑫公司“百日安全”活動開展以來,通過層層壓實安全責任,量化考評體系標準,從礦領導、跟班隊長、班組長、安檢員等入手,嚴格包保責任落實,成立9個管理干部包保小組,對下屬兩礦18個區隊進行細化包保,堅持每天至少有一名成員到包保區隊進行督導,全面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現場管理存在問題,落實安全管控各項措施,開展安全薄弱人員和“三違”人員的幫教工作。安檢員與隱患整改責任人“一對一”對接,確保問題能夠“原汁原味”反饋,將整改情況落到實處。同時關注整改結果,對隱患問題“回頭看”,形成嚴格管理的閉環模式,確保礦井安全隱患無漏洞、無死角。 自9月活動開展以來,各小組已完成包保檢查86次,開展警示教育16次,發現整改問題45項,進一步壓實了安全管理主體責任。 “獎懲+兌現” 守牢“安全線” “你是什么工種?” “電鉗工。” “請說一下你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這是安山煤礦每日井口隨機抽人抽查的場景,實行實名登記提問,第一次警告,第二次若還未背出,開展為期一個星期的教育幫扶,鏡頭轉向井下。 “高空作業未佩戴安全帶,請升井后,立即到安全監督管理室報道,教育幫扶3天?!?/p> …… 為讓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該公司制定了嚴格的考核管理制度,將標準化與績效工資掛鉤,每月進行嚴格考核,獎優罰劣、獎罰兌現,通過細化管理措施,有效地調動了全員搞好安全質量標準化的積極性。各基層區隊也紛紛結合生產實際,制定具體措施和達標計劃,層層壓實安全責任,著力從“人、機、環、管”四個方面實施風險預控,不斷提高全員標準意識。 通過正向激勵和負向考核,激發員工干安全活的積極性,做到“人人頭上有指標,個個身上有壓力”,形成“鯰魚催動沙丁魚不斷前行”,安全生產工作不斷推進的“鯰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