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思鄉
把酒觀花菊正黃,人間情滿又重陽。
重九深秋日以涼,登高獨羨燕歸鄉。
深情總比夜風長,歲歲登高眺遠方。
雖有他鄉菊作伴,難如故鄉夜風香。
久佇山巔望家鄉,夢入吾家思吾娘。
身居異地逐夢客,一杯濁酒淚成行。
(涌鑫公司:苗欣)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絕唱撥動心弦千年,古往今來,異鄉客無不為此動容。我也不例外,又逢重陽,對爺爺的思念之情更是涌上心頭。爺爺住在寶雞,而我的工作地點在榆林,相隔千里之遙。平日工作較忙,沒有閑暇時間陪伴爺爺,只能打電話問候。 在我小的時候。爸爸媽媽上班比較忙,就把我交給爺爺奶奶照看,奶奶身體不好,照顧我的主要任務就落在了爺爺的肩上。 爺爺年輕時當過兵,上過航校,喜歡鍛煉,又酷愛看書,時常給我講部隊的故事,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關于抗美援朝的故事。零下40多度的氣溫,槍林彈雨的云山、白雪皚皚的長津湖,英雄人物黃繼光、邱少云……直到現在,這些讓人為之動容的畫面還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后來我上學了去了西安,爺爺還在寶雞,電話就成為連接我們的紐帶,就像彎彎的月亮,我在這頭,爺爺在那頭,月亮在云里穿梭,我們在風里搖曳。 每年放假,我都會回寶雞看望爺爺奶奶,我慢慢長大,爺爺慢慢變老,蒼蒼兩鬢經過時間的風化已然花白,挺拔有力的身體也被歲月壓彎了腰。爺爺常說“要好好學習,不要貪玩,爭取考上好大學”,這三句話常在我耳邊縈繞,貫穿我的學生時代。 如今工作了,我已告別懵懂無知的少年時代。時間悄無聲息的走過,爺爺看著我一天天長大,我看著爺爺一天天變老。想著爺爺日漸蒼老的臉龐,心中不由升起一股無名的惆悵。 “你要踏踏實實工作,為單位多做貢獻”,這是剛上班時爺爺對我叮囑?!昂⒆右粋€人在外很不容易,要常打電話問問”,這是爺爺對爸爸的囑托。想到這里,我的眼淚不禁流了下來:“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一首首感人的詩句帶著我的思緒飄向遠方,直到爺爺身邊。 深夜的窗外,回憶是陳舊的憂傷,思念的淚水,在夢里回蕩。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塞北菊花分外香。(選煤分公司:蘭天龍) 又重陽 咽寒籠罩,暮色收斂,鄉親思思,滴滴霏霏。一夜難眠,竟已是卯時,眼前這一杯濃茗飄起的裊裊清香中,那故鄉的鄉情、鄉音、煙火氣……在升起的水汽中若隱若現,我知道那是心底鄉愁的呼喚,這呼喚闃然發酵,不經意間從眼眸中奔涌而出。 也許是臨近重陽,忽就想起了故鄉的重陽節,更確切地說,是想起了爺爺陪伴我度過的每一個重陽節的夜晚。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各地節日的風俗都不盡相同,就像南方過端午節劃龍舟,而北方則系掛五彩絲一樣。陜北過重陽節時白天要忙著秋收,晚上就一家人一起圍坐在土灶臺旁吃晚飯、話農事,晚輩們祝福老人,老人則利用這個機會傳授農技。 幾許是身體原因,我不喜歡和小朋友們瘋跑,爺爺便經常陪在我身邊,重陽來了就會給我講著一代代傳下來的風俗、講究,還反復用那幾句歌詞逗我開心,時隔多年我還記得是這么唱的“九月里九重陽,收呀收秋忙,谷子呀那個糜子呀,鋪呀鋪上場,紅個丹丹的太陽,暖呀暖洋洋,滿場的那個新糜子,噴呀噴鼻香?!?/p> 回憶東奔西走,爺爺驟地定格,只留下潤物無聲的言傳身教依舊陶染著我。比如,我初次感知“良心”就是在幼年時的重陽。節前傍晚,爺爺教過的一個學生放學后很晚也沒有回家,家長實在沒辦法就來家里找爺爺幫忙,爺爺在得知來意后一面聽家長說情況,一面向著夜幕中急奔而去。直到第二天,爺爺才帶著兩褲腳的泥和滿臉的疲憊回家,連他平時最愛惜的襯衣都被擦爛幾道口子。我忙問爺爺咋回事?咋才回來?爺爺說:“這毛娃是個留守兒,別人家的大(爸)都回來收秋了,他大回不來,娃曉得過重陽了就一個人順著他大回家的路上找去了,參或找不上(娃差點找不著)。”當我問到為什么非要與家長一起去找呢?爺爺說:“做人得有良心,教過人娃,就得對得住自己的良心?!薄盃敔敚裁词橇夹??”爺爺雖然是個教師,但他沒有給晦澀難懂的解釋,只是給我打了很多比方,我僅記得“做教師就不能誤人子弟……良心就是不管干什么事情,不能讓人家戳脊梁骨,要對得起別人的信任……” 摯真的親情,從我的世界猛然抽離,又是一年重陽時,回望過往,恍若夢里,卻已是空中浮云,飄然而去。(陽木生態公司:楊繼 高凡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