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彎曲刮板放入校正支撐面一側的卡槽中,再把手動泵一側的掛鉤擋板放至臨近刮板上,同時還要將裝置上的千斤頂對準彎曲部位,最后按壓手動液壓泵,即可開始校正?!?月份檢修期間,選煤分公司曹家灘選煤中心主洗車間主任王濤正通過實際操作給同事們演示他發明的一項“小創新”。
刮板作為淺槽刮板機的主要磨損部件,起到分離煤中矸石的重要作用,其能否正常運行直接影響著煤產品的優劣。長時間運行后,刮板就容易變形,進而導致淺槽刮板機兩側鏈條張緊力不均,易發生跳鏈、卡頓及斷鏈事故。嚴重時,還會導致驅動電機負荷變大,形成重大隱患。
在實際檢修操作中,檢修工人們需要先將一塊重達80斤的刮板拆卸下來,一次搬運4至5塊到200米遠的機修車間,中途還需要上下4層樓,用液壓裝置將刮板校正平直之后,再搬回淺槽刮板機處完成組裝。這種方法耗時長、效率低,在整個操作過程中非常耗費人力,且存在安全隱患。 有什么好法子能在提高效率的同時還能減輕人力?王濤和主洗車間的幾位技術骨干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他們反復交流、集思廣益,“側板受力面積太小,試試再大一點”“搬運的時候不方便,可不可以加兩個扶手”“再換一個大號的千斤頂再試試”……王濤帶著技術骨干,邊試邊改,一次次試錯一次次改進,經過多次篩選排除,最終實驗成功。 該裝置由鋼板、槽鋼、手動泵和千斤頂組成。校正部分以槽鋼為校正平臺支撐面,在其側對鋼板進行開口,用于放置彎曲刮板。另一側槽鋼安裝液壓千斤頂,手動泵位于液壓安裝面槽鋼頂部的掛鉤上,千斤頂組裝在其平面上,用于彎曲刮板校正。 “為了進一步提高校正準度,我們還在千斤頂上加裝了頂絲裝置,用于調節千斤頂的上下,適用性大大提高?!蓖鯘榻B。 在王濤和技術骨干的研究下,一種全新的刮板校正裝置面世了。較傳統錘式校正與原液壓平臺校正相比,該裝置簡化了流程工序,使其更具安全性、便捷性,達到了快速高效校正的目的。刮板校正作業由原來的3人用時30分鐘轉變為1人用時2分鐘,極大減輕了校正工作勞動強度。因造價低廉、操作簡單、人力少等多項優點,該裝置每年可節約材料費用7萬余元。 “毫不夸張,有了這個行走的‘活扳手’,我一個人檢修一臺淺槽刮板機都行!”檢修工張豪樂呵呵地說。 在選煤分公司,這樣為設備“量身打造”的工器具已經數不勝數。該公司以正向激勵為抓手,常態化開展工器具革命、“五小”創新評選等活動,全力推進職工創新工作縱深發展,促進企業科技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