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圖已經繪就,奮斗正當其時。近年來,涌鑫公司認真落實上級工作部署,以科技創新為“底色”和指向,著力構建創新驅動發展新格局,矢志打造一流智能標桿煤炭企業。
頂層謀劃 實現管理與制度“雙輪驅動” 堅持高質量發展,就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走激活內在活力的創新發展之路。涌鑫公司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總方針,聚焦轉型升級和創新一流,緊緊圍繞生產經營創新開展全員雙創工作,通過設備升級、機器換人、智能化改造等手段,推動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的智能化賦能,達到智能化增產、減人、提效的工作目的。 不斷探索,大膽實踐,以制度創新為突破口,制定下發《全員“雙創”工作實施辦法》,規定了“全員雙創”目標任務,成立了以董事長、總經理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明確了各機構的職責,并制定“工器具革命”創新方案,要求全體員工堅持把解決問題作為一切創新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圍繞解決安全、生產、經營等難題,大力開展科技攻關、技術創新活動,有效調動了全員自主創新的積極性,使全員雙創工作成為提升職工技能、激發人才活力的有效載體,力爭科技創新得到質的提升。 在創新工作中,該公司堅持實用實效,明確化解瓶頸、小改小革、智能升級和優化人員等主攻方向,動員職工在關鍵項目上開展創新,建檔立項進行攻堅克難,按照原定步驟認真做好申報、評審、驗收、推廣工作,確保創新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2023年煤炭企業管理創新大會上,涌鑫公司以“嵌入式黨建賦能煤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探索與實踐”“煤炭企業精智經營管理體系的創建與實踐”和“煤礦雙重預防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及應用”為代表的管理創新成果榮獲行業嘉獎,連續兩年榮獲全國煤炭企業管理創新一等獎。 創新優化 裝備升級提速換擋 謀科技就是謀未來,抓創新就是抓發展。當前,涌鑫公司認準科技創新是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和新機制的關鍵,是應對和解決風險、挑戰、問題的法寶。 擔負“做優存量”重任的涌鑫公司結合地質條件及生產現狀在安山煤礦引進智能快掘系統,實現了快掘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提供了復雜地質條件下薄煤層智能快掘方案。沙梁煤礦也聚焦推動高效快掘、安全支護、銜接有序的智能掘進系統,經過與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聯系、調研,通過制造時在廠改造、到礦后地面改造,試生產現場改造,最終量身定制出適用于沙梁煤礦復雜地質條件的快速掘錨成套裝備,并在近期使用智能快掘設備采用“膠運順槽+切眼+輔回順槽”的“環繞式”掘進法順利完成了輔回順槽(反掘)與輔回順槽(正掘)的精準貫通,實現了該公司智能快掘一次安裝,一次成面的愿景。 同時,通過積極探索實踐“一點多面式”綜采智能化集中供液技術,安山煤礦建設了133101智能化工作面,從膠運順槽到工作面,實現了自動化控制、可視化智能開采。并對選煤廠進行智能化改造,實現設備監測、3D建模、視頻識別等功能,達到智能洗選水平。最大化減輕了職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減人提效、無人則安”的目標。 科技賦能 “軟”環境提供“硬”支撐 從漫漫黃沙到省級綠色礦山名錄,涌鑫公司以科技創新驅動賦能,以綠色低碳謀取長遠,堅持做好礦區生態治理,“黑漆漆”“臟兮兮”的礦山印象也在一代代“逐綠者”的不懈努力下得到徹底改觀,一座生態文明礦山正沿著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向綠而生。 走近該公司安山煤礦運煤專線,赫然可見一排銀白色管路分外顯眼,其上一個個噴嘴整齊排列,“噴云吐霧”間白色的水幕籠罩著一輛輛運煤車輛悠然而下,整條運煤線立時變得澄亮整潔起來?!霸莆㈧F降塵”裝置作為礦區地面粉塵治理的“重頭戲”,自投用以來便引得廣大干部員工連連稱贊。 “該套裝置由高壓管道串聯一定數量的高壓射霧噴頭組成。工作過程中,降塵用水通過高壓柱塞泵在管道加壓后,通過噴頭噴出形成微細水霧,便可有效隔離捕集場地揚塵,達到抑塵效果。”據該公司規劃發展部經理王啟龍介紹,除塵系統的輸出壓力、噴霧顆粒粒徑、噴嘴瞬時流量等參數均可通過遠程控制調節,確保了整套設備可“隨塵而動”,整個降塵過程由互聯網控制系統操作,全程自動化遠程運作,實現了“降塵不見人”。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以提升職工生產生活環境為出發點,將輸送機走廊、運煤棧橋全部封閉,安裝噴霧灑水降塵設施,制定實施了井下清潔生產、地面降塵綠化等一系列過硬舉措,極大提升了礦區整潔度。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在涌鑫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中,“創新”是唯一不變的真理,該公司將持續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進全員創新工作,破解生產技術難題,為企業提效率、增效益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