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体育-首页

基層動態
科技創新賦能礦井安全高效生產
發布時間:2023-08-17      作者:劉路明 谷青波      分享到:

中能公司將“提質、擴能、跨界、破圈”作為各項事業的前行路標,而智能化、智慧化礦井建設是該公司前進路上的重要基石。

中能公司袁大灘煤礦目前已建成112盤區11205綜采工作面、11208綜采工作面兩個智能化綜采工作面,這離不開廣大干部職工的不懈努力和默默付出。以該礦綜采二隊隊長薛志文為例,從一名普通的采煤機檢修工成長為綜采隊公認的“設備通”,他的一路成長恰如高歌猛進的智慧礦山建設,雖歷經坎坷,但總收獲滿滿。

640.png

14年歷程,歷經16個綜采工作面,30余項創新……奔波于千尺煤海,薛志文每一步都走得踏實,每一項工作都完成得盡心盡力。身為黨員的他帶領著區隊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安全生產任務,而對于智能化建設,他也敢于作為,勇于擔當。

智能化建設初期,對他來說,真的是上馬容易騎馬難,智能化很大程度上代表著無人化。以前,工作面一直有人在跟機巡視,如果把這些人撤走,萬一出現事故,影響生產,如何是好?

于是,他每天跟著廠家下井試機,從最簡單的現場和系統軟件查看、工況監測及智能化設備安裝學起。連續數月的監測、觀察,他們終于確定智能化是可行的,“科技興安”亦成大勢所趨。

就像綜采二隊采煤機司機劉洋所說,自從實現了智能化采煤,每班生產人員由16人減至10人,人雖然少了,但單班產量還比之前高了不少,工作輕松了許多,收入也更高了。

而對于薛志文來說,怎么能讓兄弟們更安全、更輕松地把錢賺到手,真正實現高高興興上班,開開心心回家,才是他的最大動力。

現在的綜采工作面,突破了傳統一鍵啟停、記憶割煤的簡易智能開采模式,形成了一套以智能化監控中心為核心,以工作面視頻、音頻、以太網、遠控為基礎的集中自動化控制系統。該套系統可將工人從生產現場解放到相對安全舒適的順槽中心,來對液壓支架、采煤機、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等設備進行實時監測和遠程操控,達到了工作面“少人化”甚至“無人化”的開采。

對于智能化礦井建設,智能化綜采工作面的建設僅僅是其中的一項,與之相伴的智能主煤流系統、智能供電、智能供排水、智能通風與壓風等等,都是智能化礦井建設必不可少的“頂梁柱”。

以智能主煤流系統為例,該系統以地面控制為主、井下為輔,配有煤流分析、AI視頻分析系統,安裝相關設備達百臺,布放線纜13500余米,錄入異物 400多件, AI算法標注20000多張,才實現了多部帶式輸送機遠程集中協調控制、單機自動控制、一鍵啟??刂疲?、逆煤流啟停),以及各部帶式輸送機保護、變頻器、電機溫度等設備的數據實時采集、狀態監測、故障在線診斷與預警、運行效率分析等功能。

通過智能主煤流系統,在大大降低職工勞動強度同時,也保證了礦井主運輸系統的正常運行,助力礦井年度安全生產任務順利完成。

這樣的感嘆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640 (1).png

“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在這里落地實踐,“安全、高效、智能”可持續發展之路在這里越走越寬,曾經讓幾代煤礦工人憧憬的美好生活,如今在中能公司正逐步成為現實。毛烏素沙漠中,一座現代化、智能化示范礦井正在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