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廠排隊到交易、訂單確認、裝煤過重等一套流程下來,不僅能做到全流程少人、無人接觸,效率也比原先提升了60%?!碧崞鹪谝咔榉揽仄陂g的煤炭運輸,一位大車司機通過手機向公司銷售人員表示了感嘆。
面對常態化疫情防控,中能公司接連打出了一系列“智能”組合拳,通過從科技投入,到裝備更新,實現生產系統的優化,確保采出的每一粒煤炭能夠“顆粒歸倉”為能源保供發揮力量。
“你看新引進的雙臂錨桿支護機,經過我們對工藝流程優化后,提高了功效30%以上,單進掘進進尺也是‘水漲船高’?!本C掘一隊隊長楊林平提起新設備在現場的發揮效能特別高興。他表示,面對掘進工作面地質條件復雜的局面,他們通過新設備和設備智能化的升級改造,智能化應用水準是去年同期的二倍以上,真正實現了快速掘進全推進,為煤炭保供做到了采掘平衡。
為確保煤炭開采的安全高效,中能公司注重頂層設計,結合企業自身管理實際,有針對性地引進了NOSA安健環風險預防管理體系,與礦井正在推進的“六精三十六閉環”精細化管理,深度融合。著力于“科技+安全”的同屏共振,突破傳統的人管、人控到現在的機管、智能系統雙重控制的新升級,逐步形成了企業獨具特色的NOSA管理工作模式。
“開機!”隨著主皮帶司機的輕點鼠標,長達13多千米的皮帶,瞬間轉動起來。運輸隊隊長劉裕平通過地面視頻,對運轉的皮帶各個環節運轉情況,仔細察看。據他介紹,隨著堆煤保護、防跑偏裝置以及縱撕保護的安裝到位,以往皮帶運輸過程中轉載點大塊煤、跑偏以及皮帶撕扯等異常行為,都會及時報警并聯動,確保了主運輸系統的安全可靠,降低運輸系統運行風險,實現安全與效率的雙提升。
“你們要做榆林市能源保供、安全生產、疫情防控的模范?!?2月3日,榆林市市長張勝利深入中能公司調研能源保供時,看到企業各項工作的高效運轉,對企業提出了新要求。
“從原來每小時入選原煤1100噸,提升至每小時入選1500噸,日提高入選能力6000多噸……”一串數字體現了市場銷售部“花小錢辦大事”,以320萬元撬動洗選產能升級,解決原煤破碎環節對生產系統“卡脖子”的難題,使精煤洗選提升了45%,為保供任務的完成出了一份力。目前,入料粒度上限增至800mm,破損能力增大至400--800t/h.
為了保證銷售的需求,中能公司圍繞能源保供的任務,積極優化生產組織,強化生產現場管理,確保正規循環作業;堅持實施“四檢制”“包機制”,強化設備檢修管理,保證開機率。
“高質量發展就是要加快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才能確保實現新產業、新業態的良性發展。要走全流程人、機、環、管,數字互聯,為能源保供貢獻智慧力量。”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黨亞明說,在銷售上,中能公司要適應市場要求,不斷轉變思路,以國家、省市保供任務需求為出發點,主動出擊,樹立良好形象,全力打造更加智慧、安全、高效的智能化礦山系統,助力公司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