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体育-首页

公司新聞
榆北人的驕傲!這位全國煤炭工業勞模今天在京接受表彰!
發布時間:2023-04-25      作者:秦思 艾國      分享到:

4月25,全國煤炭工業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公司機電運輸管理部經理、智慧礦山管理中心副主任馬程被授予“全國煤炭工業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并赴京參加了表彰大會,接受這一至高禮遇的頒獎。

微信圖片_20230429084908.jpg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近距離“接觸”下這位全國煤炭工業勞模。03:0

馬程,男,中共黨員,1986年出生,陜西藍田人,畢業于河南理工大學,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現任公司機電運輸管理部經理、智慧礦山管理中心副主任。在陜煤集團基層單位連續工作的13年里,無論在何種崗位,從事何種工作,他都是干一行愛一行。扎實的工作作風,優異的工作業績也得到了上級的肯定,連續多年榮獲“安全先進工作者”“優秀科技工作者”“安全衛士” “黨建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刻苦磨礪中成長蛻變

哪有平白無故的幸運,唯有經受磨礪才能收獲良機。2009年,從學校畢業來到澄合礦業王村斜井綜采一隊,初出茅廬的馬程遇到了不少困難,如何將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讓自己盡快成長,馬程一有時間便向經驗豐富的師傅請教,在他的眼中,每一位工友都是自己的老師,自己要當好“學生”,盡快適應本職崗位。

為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馬程堅持深入井下一線,事無巨細,以不服輸的干勁,常常加班加點,有時候在故障設備現場一待就是一天,直到真正把設備“弄懂吃透”才肯下班。他還隨身背著一個“百寶袋”,里面不僅有記錄經驗的筆記本,還有各類工具、圖紙,幫助他在工作中得心應手。

在王村斜井的六年,馬程從機電技術員、副隊長到調度室副主任再到綜采隊長、機電副總工程師,變化的是時間、空間、崗位,不變的是馬程對煤礦專業知識的求知若渴。他從“跨界”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入手,把學習當作攻堅克難的“法寶”,即使摸著石頭過河,依舊努力讓自己成為煤礦安全生產的多面手。

北移路上砥礪前行

“如果說在關中老局的六年是讓我熟悉煤礦各專業知識的六年,那么在榆北的七年則是我發揮特長、實現人生價值的七年。”在關中老局轉戰不同崗位的馬程積累了豐富的安全生產經驗,為之后成為智慧礦山的“領頭羊”奠定了基礎。

2015年初,榆北煤業依托“四高理念”正式踏上智慧礦山建設征程,構建了理念先進、定位合理、架構清晰、全面完整的智慧礦山建設總體設計。

同年10月,在“北移精神”的號召下,馬程也走出關中老局,來到曹家灘公司。得知榆北煤業已經繪就了建設世界一流綠色智慧能源企業藍圖后,馬程毅然主動申請到負責智慧礦山建設的機電運輸管理部工作。

“什么是智慧礦山?建設什么樣的智慧礦山?怎樣建設世界一流的智慧礦山?”在這里,這些問題時??M繞在馬程的腦海中。他快速地投入到繁重的礦井建設任務中,積極與設計院溝通,爭取將最新、最安全的技術及裝備應用到礦井建設中。之后調入公司后,本著“爭第一,創唯一”的決心,組織團隊奔赴全國各地科研院所與專家進行交流,深入先進單位對標學習,通過不斷交流、學習、討論,最終確定了智慧化礦山建設方案,真正將智慧、綠色開采融入到項目建設中。

創新求變中智慧引領

 一直以來,采掘失衡始終是困擾礦井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產能釋放低的直接原因。2019年初,榆北煤業從德國引進山特維克掘錨一體機。為了解決“洋設備”水土不服問題,他主動向專家學者、設備廠家溝通,指導一線技術人員對裝備進行技術革新,對60余項技術和設備進行改造。經歷了半年時間,全國首套智能快掘成套裝備改造成功,在曹家灘煤礦創造了單巷91米/日、2020米/月的最高紀錄,1500米/月成巷進尺成為了常態。準備采煤工作面時間較傳統掘進縮短了60%,生產班人數減少了50%。

2021年2月,榆北公司快掘項目制定團體標準《煤礦智能化快速掘進工藝標準》正式發布。同年12月,“榆神礦區大斷面煤巷快速掘進關鍵技術裝備”項目被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評為2021年度科學技術一等獎。當前,快掘成果已在晉陜蒙等多個礦區30余對礦井應用,得到外界一致好評,為大斷面煤巷快速掘進蹚出了一條新路,徹底解決了困擾行業的采掘失衡難題。

小保當二號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為1300萬噸/年,礦井僅能開采2米左右的2-2煤層,如果按照陜北同等地質條件布置300米的工作面,礦井年產能超不過600萬噸,面臨“投產即虧損”的問題。帶著這一問題,馬程將答案的尋求方向瞄準到了國內外已有的技術和研究方向,廣泛調研了解中厚煤層高效開采的可行性技術。

基于國外這一開采技術,馬程遠赴美國,調研了久益礦井綜采自動化設備及其控制系統,深入煤礦與技術人員進行了交流和溝通。最終,450米高智能化超長綜采工作面實現單班7人、日產4萬噸的少人高效開采,使該礦完成由預算虧損4個億實現盈利3億元的華麗轉身,同時也為行業中厚煤層礦井產能設計及配套裝備研制提供“榆北方案”,更為我國中厚煤層的開采開辟出一條可借鑒、可復制的創新之路。

2020年小保當一號、曹家灘被列入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馬程組織成立18人的智慧礦山建設團隊,統籌推進智能礦井、智慧礦區建設,建成了小保當一號、二號和曹家灘三對陜西省A類智能化礦井,并且達到了國家Ⅰ類中級智能礦井標準。全國首套450米超長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全國首個放頂煤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煤炭行業首個大斷面智能快掘工作面、全國首套護盾式智能掘進機器人、全國首個5G+智慧礦區、全國首套鐵路混編智能運銷系統、全國首個全流程智能汽車運銷系統、陜北地區煤礦板塊首個數字化智能倉庫等“八個行業第一”也讓“智慧”成為榆北煤業最靚麗的名片。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從曹家灘到小保當,再到榆北煤業,他在智慧礦山建設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七年,堪稱榆北煤業智慧礦山建設的“元老”。當前,隨著陜煤集團的體制改革,面對再造一個新榆北的新要求,馬程繼續投身礦山智慧建設,加快對涌鑫、中能三對礦井科技成果注入,致力于打造成小而精的一流智能標桿煤礦,在榆北做優存量、做大增量、做強變量新征程中書寫著無悔青春。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正是有一批像馬程一樣傳承了陜煤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精神的智行者,再造一個新榆北,征途初始,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