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体育-首页

讀書分享:如何實現既定目標

發布日期:2019-06-13     作者: 齊景峰     瀏覽數:3559    分享到:

 《第五項修煉》是美國人彼得.圣吉所寫,為達成學習型組織提出的五項修煉,依次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并把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當做五項修煉的核心。即前四項修煉共同發揮作用后才能達到第五項修煉的目的。讀完這本書我個人認為第三項修煉-建立共同愿景才是最重要的一環,因為只有確立了目標才能給大家指明方向,只有大家目標一致,方向一致,才能實現最終目的。下面開始我今天的分享,我分享的主題是:

  ——如何實現既定目標

  為何我們年初制定的目標,最后卻很難完成?也許是你的目標沒有量化,也許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邁出第一步。其實,在完成一項難度很大的挑戰時,我們需要“樂觀地設想,悲觀地計劃,愉快地執行”。

  先來想象這樣一個場景:新的一年開始,社交軟件上就可以看到大家紛紛開始制定下一年目標,比如“我要增肥”、“我要掙錢”、“我要運動”等。再往前翻一年,發現目標沒什么變化。于是,你開始問自己:“為什么目標沒有達成呢?”可能一些人會告訴你:因為你這個目標不夠明確,所以執行起來有困難。于是你照做,春節前把目標改了,改為“我要增重30斤”“先掙它1個億”等等。

其實可量化目標只是實現目標路上的第一步,無論是生活中的減肥、健身、生兒育女等目標,還是職場上的升遷、漲薪、管理團隊等目標,都需要一個堅持的過程。下面是關于實現目標的4點建議,希望對在坐的各位能有幫助。

   第一、從小行動開始

   我們永遠都不應該低估小行動的力量;有時候恰恰就是這些小行動,能夠促使你自己和其他人未來采取更大規模的行動。1966年,斯坦福大學的喬納森·弗里德曼和斯科特·弗雷澤公布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成果,這項成果名為“無壓力的屈從:登門檻技術”。該研究表明,假如先讓人們做一件很容易應允的小事,然后再提出一個更大的要求,那么人們應允的概率就會更大一些。這種技巧發揮作用的理論基礎是人們普遍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夠表現出一致性。

  每一個小行動都有其重要性,而且加在一起還能夠產生集聚效應。在商業領域小的行動累積起來就可以產生大的變革。比如京東把傳統的店面銷售整合起來形成新的電商模式;又比如谷歌、Facebook、亞馬遜和華為等公司的企業家致力于讓這個世界實現更緊密的聯系、更簡單的出行、更美好的環境和更便捷的生活。

  對個人來說也是如此,你制定了一個可量化的目標,比如之前提到的“減肥30斤”,就需要把目標拆解成每周、每天甚至每小時需要執行的小行動,一個個小行動的疊加才能讓你一步步走向目標的終點。要想知道一個小行動究竟能帶來多么重要的結果,那現在就要行動起來。

  第二、正視阻礙,堅信目標可以實現

  雖然很多人都制定了這樣或者那樣的目標,但是仍然沒有采取行動或者半途而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各種障礙攔住了腳步。

  如果個人的力量不足以應對完成目標過程中的障礙,支持者絕對是必不可少的助力。任何一個信任你的人都可以成為你的支持者,支持者可以是你的老師、朋友、同事、家人。他們既是支持者也是影響者,他們可以接觸到更多的人群,可以幫助你一起找到實現目標的正確方法,或者幫你尋找到更多的支持者。

  只有當這些障礙全部被克服的時候,你才能為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標提供前進的動力。正因為如此,從別人成功實現目標的故事中吸取經驗和力量才非常重要。當你聽說已經有那么多的人采取過行動并且成功實現目標之后,你會發現,為了自己追求的事業,平凡的人也能夠做出非凡的事。

   第三、克服畏懼,勇敢邁出第一步

  在面對很多重大目標時,我們很多人之所以不會采取行動,都是畏懼心理在作祟。萬一我失敗了該怎么辦?萬一人們批評我該怎么辦?與其這樣,倒不如逆向思維想一想,萬一克服了畏懼心理,持續前行呢?總是有人要贏的,那為什么不能是我呢?

  對成功的創業者的研究表明,是無所畏懼的心理帶領他們走向了成功。在心存畏懼和堅持向前的過程中,才會看到真正的勇氣。事實上,避險心理完全是一種本能,害怕危險的事情是十分正常的。正是由于有了畏懼心理,我們才不至于一頭栽進對生命確實存在威脅的境地,才能得到保護,免受傷害。

  所以邁出第一步是你能做到的最重要的事情。哪怕是你最初感覺無足輕重的行動,也有可能引發重大的改變。

  第四、除了堅持,沒有其他捷徑

  你不會突然之間奇跡般地越過所有嚴峻的挑戰,然后一勞永逸地天天沐浴在陽光之下。無論是你想實現個人目標,還是創業公司想要實現獨角獸的跳躍,都不可能避開挑戰和失敗。挑戰本身往往具有價值,它們會讓我們更加強大,而且每一個挑戰都讓我們更有能力應對下一個挑戰。

   愛迪生說過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話:“我沒有失敗。我只不過是找到了10000 種行不通的方法?!边@10000種方法中的每一種都能讓他明白自己在下一次實驗的時候想嘗試什么,或者不想嘗試什么。他發覺自己犯錯的速度越快,處理相同問題的人員越多,他找到解決方案的速度也就越快。這種屢敗屢戰、直至最終成功的態度讓愛迪生創造出了1093項專利——相當于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每兩周就創造出一項專利。

   所以,當你找不到正確的方法時,你要不放棄任何一種方法,最后你總會找到正確有效的方法。

   有意義的目標是由許多步驟和階段組成的過程,你需要帶著一個理想愿景出發,過程中會遇到變幻莫測的障礙,你可以換一種思路,把挫折和失敗看成是你接近成功的標志。當你真正到達高山的頂峰時,你才會發現另外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上一篇:讀書分享:《第五項修煉變革篇》體會 下一篇:讀書分享:如何打造學習型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