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分享:如何打造學習型組織
《第五項修煉》被譽為新時代的管理圣經,它的成功和卓越之處不僅在于理論,而在于它的可操作性和對實踐的有效指導。它可以幫助個人和企業提升系統思考、掌握未來的能力。
一、 什么是五項修煉
1、自我超越。從個人角度而言,是指要有不斷超越自己能力的愿望,有熱情和動力去好好學習。從安于現狀到自我超越的轉變,就是我們要修煉的第一項能力。
2、心智模式。每個人對世界都有一些固定的想法、觀點以及思考問題的方式。人之所以每次采取相同的行動,背后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的心智模式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如果你想要精進自己的行為,提升自己的能力,其實真正要改變的是你的心智模式,讓自己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更合理。
3、 共同愿景。 從團隊的角度而言,指的是組織里的所有人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能夠心往一處使。所以,一個組織要建立學習熱情,第一步是讓大家達成共識,有共同目標。
4、 團隊學習。是指要讓團隊的每個人都能夠亮出自己的心智模式,彼此能夠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從而讓這個團隊快速的學習和進步。
5、 系統思考。這是一種從整體、全局出發的思考方式。它打破了傳統那種局部的、簡單的、單因果的思考方式。認為這個世界是一個系統,而且是相互聯系、彼此影響的。
二、 第五項修煉的重要性
系統思考是以上所提修煉中的第五項,它是整合其他各項修煉成一體的理論與實務,以上組織在真正付諸實踐時,會將各項修煉列為互不相干的名目或一時流行的風尚。少了系統思考,就無法探究各項修煉之間如何互動。系統思考強化其他每一項修煉,第五項修煉不斷提醒我們:整體大于局部的組合。
不懂思考的人,往往會把組織當做一個機器來管理;而懂系統思考的人,則會把組織看做一個生命體來管理。前者傾向于認為一個組織是用來控制的和完成業務目標的。而每個人就像機器上的一個螺絲釘,只需要做好自己職責范圍的事情。比如,部門之間相互扯皮,員工只完成本職工作不思考公司全局,都是基于管理機器的思考模式來處事的。
三、如何運用第五項修煉
培養人的認知習慣是需要時間的,但如果知道一些訓練的方法,就能事半功倍,加速提升認知能力,《第五項修煉》便為我們提供了方法和工具。
1、一個方法——梳理關系。通常解決問題的習慣是找原因,而系統思考是梳理系統中各個事物之間的關系。比如:把汽車本身看做一個系統,那么在這個系統中,就有汽車速度、油門、剎車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油門越大速度越快,剎車越緊速度越慢。這就要我們在解決問題中梳理各個事物之間的關系。
2、兩個模式
(1)增長極限模式
一件事情如果剛開始運行得很順利,發展很快,那這種快速地增長一定會導致副作用,會讓整個系統慢下來甚至大幅下降。比如,一個優秀的演講者會有可觀的收入,但也會產生副作用,就是你的應酬會變多,導致沒有時間更新新的知識,最后喪失名氣。
(2)轉移負擔模式
遇到問題的時候,為糾正問題而使用的短期“緩解方法”,看似立即奏效,單隨著這種糾正方法的反復運用,更根本的長期方法就越來越被忽視。最終的結果是開發根本解決方法的能力萎縮或消失,導致對“癥狀緩解法”的根本嚴重的依賴。
《第五項修煉》這本書從兩個方面給我們啟示:(一)從個人角度出發,需要我們不斷超越,校正自己心智模式。(二)從團隊角度出發,團隊需要共同學習,實現共同愿景。而這一切,都應當建立在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的基礎上。掌握系統性思考有助于我們更快找到問題的根源,運用“一個方法、兩種模式”,堅持修煉,個人和團隊的學習力一定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