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
“智”改增效 安全降本雙豐收
發布時間:2024-10-29     
作者:劉釗輝 胡景波     
分享到:
中能袁大灘煤礦以“九全九雙”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為指導,狠抓落實,夯實技術基礎管理,通過實施一系列優化和創新舉措,顯著提升了礦井的安全生產效率,實現了降本增效的目標。
超長工作面實施 ,生產效率創新高
為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降低巷道掘進率,減少搬家到面次數,該礦通過調研論證,在112盤區南北翼實施了400米超長智能化綜采工作面。這一舉措的實施,使得礦井巷道掘進率由原先的21.6米/萬噸下降至16.4米/萬噸,工作面單產更是實現了8-10萬噸的飛躍式增長。不僅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更在提升煤質、增強市場競爭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真正實現了降本、提質、增效的目標。
優化巷道布置,減少無效掘進
為進一步優化礦井生產布局,該礦采取了布置“集中巷”的方式,對122盤區北翼回采巷道設計進行了優化,成功減少了約4500米的無效回采巷道。調整2號風井馬頭門落底標高,減少巖巷施工200余米。對122盤區總回風巷系統布置進行優化,減少總回風巷繞道掘進施工80米。巷道的優化不僅避免了資源浪費,提高了資源回收率,而且大幅節約了巷道掘進成本。
升級支護材料,提升安全水平
在支護技術方面,該礦也進行了大膽嘗試與創新。使用T型鋼托替代原錨索托盤配合鋼帶使用,每套錨索節約成本25元,實現了成本節約與支護效能的雙重提升。對綜采工作面切眼支護采用內注式單體代替木點柱,不僅提高了材料復用率,還顯著增強了支護結構的安全性能。此外,將各類錨桿支護材料強度由335MPa提升至500MPa,降低了支護密度,進一步提高了支護的安全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