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張雄坐在選煤分公司小保當選煤中心火車裝車站內自如地操控著手柄,棧橋內100多米長的皮帶飛速運轉……1小時后,3600多噸煤被整整齊齊裝入火車車廂內。
2020年9月,張雄初識選煤分公司這個大家庭。作為一名崗位工,日常巡檢設備是他的主要工作。
“剛來那會兒巡檢煤倉皮帶,要爬上100多米長的棧橋,一個班下來兩萬步都是少的,衣服都濕透了?!被叵肫甬斈甑臅r光,張雄感慨萬千。 39歲的張雄曾和其他選煤工人一樣,堅定地認為,“出大力、流大汗”是干好選煤廠工作的不二法門。不過這兩年,智能化的快速發展徹底刷新了他的認知。 2022年,選煤分公司小保當選煤中心的智能巡檢系統“上線”了。 走進該中心預篩分車間,只見智能巡檢機器人沿著固定軌道穩穩行駛,360度云臺旋轉攝像機掃描著整條膠帶運輸機,采集著聲音、圖像、紅外熱像等數據。 通過技術革新、裝備更新,選煤分公司不少“苦臟累險”崗位被智能機器替代,越來越多的選煤工從單一枯燥的作業狀態中解放出來,這也讓張雄嘗到了科技帶來的“甜頭”。 不久后,選煤分公司又迎來了一批“新家伙”——智能潤滑系統。傳統的潤滑方式需要人工定期對設備進行潤滑維護,不僅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現漏加、錯加潤滑油等問題。智能潤滑系統不僅可以精確控制潤滑油的供應量和供應時間,還可以實時監測設備的潤滑狀態,使設備的故障率大幅降低,檢修工的工作量也隨之減少。 此刻,張雄深切地感受到身邊悄然發生的改變。以前,不管出現什么故障,都需要到現場檢修,而現在更多注重的是設備保養和預防。 近年來,選煤分公司先后引入了各類智能化設備,實現了智能裝備代替人工巡檢的巨大轉變,讓更多人轉崗到預防性檢修和標準化提升工作當中。 歷經5年的發展,選煤分公司在這一連串變化中愈發展現出獨特的風采,該公司依托吳恒勞模創新工作室、工程師站等創新平臺,組建“管理人員+工程師”“工程師+優秀技能人員”“勞模工匠+技能骨干”等創新團隊,策劃實施一批高質量創新項目,推動“五小創新”、工器具革命多點開花,推進技術改造、工藝革新全面深入開展,推出數量更多、質量更優的創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