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奮斗”一直是中國共產黨歷代領導集體所重視的精神。早在建國前夕,毛澤東同志就立足于勝利之際指示我黨:“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薄皠毡厥雇緜兝^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在如今的和平生活下,我們中華民族也應不忘初心,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我們黨的輝煌歷史正是在艱難困苦中磨煉鑄就而成的。
作家金一南先生在《苦難輝煌》中,提筆于社會主義革命、共產國際活動的背景下,講述了我國老一輩革命家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掃平阻礙,建立紅色政權的恢弘歷史進程。他們在“三座大山”的重壓下,胸懷對于信仰的追求,于“苦難”中造就“輝煌”。正如金一南先生所說:“我們曾經擁有一批頂天立地的真人,他們不為錢,不為官,不怕苦,不怕死,只為胸中的主義和心中的信仰。”
什么是中國的信仰?是泱泱大國亙古以來孕育的廣闊胸懷,是炎黃子孫世世代代傳承的厚重文化,是紅色先輩前仆后繼換來的民族熱血,屹立于世界之上??v觀上下五千年歷史,是無數朝代變更造就的天朝之夢,碎于西方列強的火炮之下。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被輝煌歷史蒙蔽的封建統治者終究是嘗到了固步自封的苦果,而骨子里埋藏“抗爭”種子的人民會不屈奮起,為民族信仰而戰。
火種代表希望,北歐神話中,火是上帝賜予人類的;希臘神話中,神祇為人類盜來火種。而我們的古代神話中,燧人氏用鉆木獲取了火焰。遇到苦難,歐美人民會期望有上帝來拯救自己,而炎黃子孫總是與命運抗爭。逃避困難換來一時安逸,只有面對困難才能真正將它戰勝。神鳥集香木自焚,浴火涅槃,方可成為鳳凰。中國人民的信仰歷經戰火洗禮,才變得如金鐵般堅定不屈。革命先輩們正是抱著不屈的意志,遠大的理想,與天斗,與敵人斗,迎百戰,歷千險,過萬里,終得撥云見日,苦盡甘來。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們的信仰深刻扎根于每位同胞的心中,并非西方的宗教信仰,而是我們對于科學,對于民主,對于共產主義堅信不疑,跟隨偉大領導人為我們指引的方向,前途漫漫,有信仰就不會迷茫。昔日的舊中國已然成為歷史,新中國已經涅槃新生,宛如一只新生的鳳凰,以苦難鑄就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