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体育-首页

員工文苑
文苑丨讀畢飛宇《小說課》有感
發布時間:2024-04-18      作者:詹柯鑫      分享到:

640 (1).jpg

什么樣的小說在他眼里算得上好小說?一個挑剔的作家對另一位作家的解讀定另有韻致。在這本《小說課》里,畢飛宇老師以內行人的視角條分縷析了作品;同時,他的解讀獨樹一幟,深入淺出地點出一般讀者不能明了的精妙之處。在我這個初讀者眼中,他也在書中無聲地回答了如何成為一個好的讀者的問題。

以作者角度去閱讀。當下所說“拆文”,即以作者的視角去閱讀,帶著分析寫作的目的去拆解文章遣詞造句。但是浩如煙海的文字材料我們不能逐一分析,在《小說課》里可以看到一個成熟的作家選擇的讀本,是古今中外的、是經典名著的。作為讀者,首先是廣泛的選擇來讀,再精讀拆解某篇,而后選擇性讀一個立體人物、一段具體情節、一句環境描寫,從泛讀-精讀-選擇性讀這個閱讀過程來淬煉自己筆力。

文中說:“好的讀者一定會有兩只眼睛,一只眼看大局,一只眼盯局部?!比缗郎剑h看山體或是雄偉壯觀、或是玲瓏雅致,登山細看沿途風光更是處處不同,正是山與山不同,步與步不一,才激起眾多爬山者征服一座又一座山峰。我們要在謀篇布局中領略作者胸襟,在細微之處鑒賞作者巧思,我們是讀者亦是作者,帶著寫作的角度去閱讀別有一番滋味,在這樣閱讀背景下我們對寫作布局與細節更有把握。

重復閱讀。好的作品越品越有味道,我們會發現經典除了時代等種種外界因素,其作品本身就經得住反復推敲。畢飛宇老師在這本書出版后的采訪中所說:“我不玩古玩,我就把經典當做了古玩。我的重點不在看,而在摩挲,把寶物放在手上一遍又一遍的?!泵恳淮沃販囟际切碌穆贸虝行麦w會,所謂“溫故而知新”于閱讀而言正是這個道理。

其次,隨著年齡變化、閱歷增加才能真正理解作品蘊含的情感與哲思,年少的讀者閱讀成熟作家的作品往往只是略有所得,閱讀同教育一樣是具有長期性和滯后性,就像是一個閉環,只有切身經歷才會真正理解作品??柧S諾則在時光隧道中,深情訴說重復閱讀之于自己的意義:在青少年時代,每一次閱讀跟每一次經驗一樣,都會產生獨特的滋味和意義;而在成熟的年齡,一個人會欣賞更多的細節、層次和含義。

區分性閱讀。他在書中所說:“小說的計量單位是章節,你讀小說想讀出意思來,起碼要一章,否則你都不知道小說寫的是什么。散文的計量單位是句子,我們所讀到的格言或者金句,大多來自散文。詩歌的計量單位則極其苛刻,是字。作為一個寫作的人,我常說,要想真正理解語言,最好的辦法是去讀詩,它可以幫助你激活每一個字。”不同體裁要有區分性的閱讀,正如吃不同菜品或用筷子、或用刀叉,甚至吃烤肉時會用上剪刀。在我看來,我們從閱讀中汲取的營養遠甚于菜肴,更要細細品味。

閱讀總是能帶來新的知識與體驗,腦海中不自覺想起那句“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希望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能帶著作家的秘訣去讀書,體會不一樣的閱讀人生。(陽木生態公司:詹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