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涌鑫公司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各項要求,保安全、穩增長,抓質量、提效益,添底色、促發展,成立工作專班,全力以赴抓好年度35項重點工作,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安”字當頭 重在夯基

該公司緊緊圍繞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年”這一主線,始終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批示指示精神作為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綱領。通過開設“安全生產大講堂”,開展安全演講比賽等,樹立全員安全理念,讓安全成為一種習慣;分層、分級簽訂了1100余份安全生產承諾書,把安全責任落實到每個崗位;在雙重預防信息系統中增加了全員安全履職考核“電子檔案”,實現了安全履職全過程記錄;組織全員醫療急救知識培訓,在兩礦井口設立了醫療站,配備了醫療物資和醫護人員,井下集中作業地點配備了必要的醫療急救物品及裝備,有效提升礦井應急處置能力。
安全工作須臾不得放松,錨定全年安全工作目標,久久為功,常抓不懈。通過始終以“時時、處處、事事、人人”辨識風險、管控風險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源頭上消除隱患”為目標,按照“1+4”風險分級管控和“1+2”隱患排查治理的要求,推行“123456”雙重預防機制管理,切實“把風險管控挺在隱患治理前面,把隱患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實現安全生產關口前移,持續深化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結合NOSA安健環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情況,持續細化、完善77個元素,將近年來安全管理和安全監督管理經驗與NOSA五星安健環風險管理體系有機融合,形成公司獨具特色的NOSA五星安健環風險管理體系,確保年底順利實現“三星”目標。
“綠”字打底 繪制藍圖
“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一直是該公司綠色發展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標。今年來,該公司累計投入150余萬元,開展礦區綠化提質工程,為職工積極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環境。安山煤礦和沙梁煤礦礦區內,均安裝了智能降塵系統;所有工業污水、生產污水實現兩個“百分百”;安山煤礦改變了傳統鍋爐供熱的模式,采用“乏風余熱+空氣能”綜合供熱、供暖,大氣污染物實現零排放。節能環保能耗在線監測管理平臺、生活污水處理站環保設施提標改造等項目均已提上日程,深化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以一流的環保設施、一流的環保管理,建設一流的礦區。
煤炭在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在地面產生采空塌陷區。目前,該公司通過開發式治理、裂縫填充、自然恢復等方式,安山煤礦已完成7400余畝的土地塌陷治理。并對治理后的土地平整為水平田塊后,交還當地住戶進行耕種,周圍邊坡、田埂采用喬、灌、草相結合的模式恢復地表生態。2023年計劃投資4988萬元,用于安山煤礦、沙梁煤礦25個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與土地復墾項目,逐步實現“井下是工廠、井上是花園”的目標。
“科”字賦能 激發活力
該公司始終堅持“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制定下發了《2023年科技創新工作安排》,通過明確5項科技工作目標,細化了本年度科研項目階段性工作安排,切實解決在安全生產過程中“卡脖子”問題。同時注重科研成果在實際中的應用,在所屬安山煤礦和沙梁煤礦各建成一套智能快掘系統。安山煤礦通過對冷卻系統、噴霧除塵、供水系統等20多項技術改造,總結形成了一套適用于復雜地質條件下的成熟快掘經驗,實現了月單進尺350米至1021米的歷史跨越,成巷周期大幅縮短,采煤工作面形成周期縮短55%。沙梁煤礦在充分借鑒安山煤礦成熟快掘經驗,創新了“環繞式快速掘進”方式,實現膠運順槽、切眼和輔回順槽一次成面,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安全效益顯著。
目前,該公司已累計投入科技資金約1.068億元,承擔了20余項立項科研項目。取得了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多項榮譽和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三新三小”創新競賽獎20余項,其中《礦井水資源多元化利用技術研究》榮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2022年科學技術特等獎”、《“一點多面式”綜采工作面集中供電供液設計與應用》榮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五小成果”一等獎。同時,取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48項,發明專利3項,軟件著作權2項。輕裝上陣再出發,針對安山煤礦5-1煤、5-2煤地質條件,在超長工作面安全高效產能釋放上精準發力,力爭刷新建礦以來最好產能紀錄。
“智”字提效 旨在固本
該公司按照“智能系統化、系統智能化”的整體思路,圍繞“一流智能標桿煤炭企業”的奮斗目標,探索復雜地質條件下智能化礦井建設。2月14日,榆北煤業在安山煤礦召開了智能化現場推進會,對智能掘進、智能通風、智能供電、智能輔助運輸等系統建設情況進行了全面了解,明晰了年底前實現Ⅰ類中級智能化礦井建設的總目標和全年完成22個智能化項目建設的分目標。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實行掛圖“作戰”,成立工作專班,按照“一周一匯報、一月一督辦、一季一總結”的整體工作思路,層層推進、逐項落實。打造的AI智能物聯+大數據云網融合供電管控平臺,實現了對井下高壓配電裝置可視化遠程電動隔離分斷的操作,徹底解決了高開隔離手車無法電動操作與遠控可視的難題;基于4G+UWB融合精確定位技術的智能輔助運輸管理系統,實現了輔助運輸智能化管理車輛故障率維持在4.2%的低水平,駕駛員不安全行為同比下降30%。
5月8日,安山煤礦順利通過陜西煤業國家Ⅰ類中級智能化礦井和選煤廠驗收,初步實現從機械化向數字化華麗轉身。下一步,該公司將加快超長工作面成套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和第二套智能快掘裝備的應用,全面提升礦井智能化裝備水平;加強與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圍繞薄煤層復雜地質條件產能核增、多系統協同作業、機器換人等難題進行技術攻關;突出成果轉化,搶抓全國智能化礦井建設的機遇,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形成自主關鍵核心技術,不斷推進智能化礦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