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陜煤集團《榆北煤業國家級生態修復產業創新示范園建設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在西安通過評審,并正式發布。
西安理工大學副校長、教授李占斌,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原所長、教授劉國彬,中國礦業大學教授范立民、黨小虎,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調中心研究員徐友寧、西安科技大學教授陳秋計、長安大學副教授衛新東等擔任評審專家。陜西省自然資源廳、陜西省林業局、陜西省水利廳等有關廳局負責人出席會議。陜煤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世斌,陜西煤業副總經理杜戰靈,總經理助理、生產部經理劉長來,煤層氣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牛鴻波,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石增武,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黃永安,黨委委員、曹家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雷亞軍參加會議。會議由陜西煤業副總經理李孝波主持。
評審會開始,石增武作了致辭。他表示,此《規劃》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需要,是順應國家發展形勢、踐行綠色發展的實踐需要,更是農光互補下的鄉村振興與綠色發展融入企業實踐的先導實驗?!兑巹潯肥菍ν恋貜蛪ɑ鸶侠怼⒏茖W的使用方案,更是榆北煤業在“雙碳”目標下轉型突圍、適新應變的又一創舉。公司將強勢推動《規劃》落實落地,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綠色低碳、智能高效、新產業培育強勁的高質量發展格局,為陜煤集團、陜西煤業綠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作出榆北貢獻。
工作人員從項目資源與挑戰、規劃原則與目標、全域總體規劃、分區規劃、規劃實施等方面對規劃背景、項目現狀、規劃建設、經濟效益分析等方面對《規劃》進行了詳細匯報。
聽取匯報后,評審組對《規劃》進行了評審和討論,從國家產業政策、功能定位、標準制定等方面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并認為,《規劃》資料翔實,定位準確,編制深度符合相關要求,規劃特色明顯,指導性強,一致同意通過評審。
發布會上,王世斌宣布《規劃》正式發布。他表示,陜煤集團作為省屬大型國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思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積極探索產業結構調整、企業轉型升級、綜合效益提升的新路子。此次《規劃》結合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雙碳”要求及榆北煤業所屬礦山實際,按照生態可持續、經濟可持續、社會可持續的發展理念,通過全域規劃、全域設計、全域整治、全域開發,建設高起點、高標準、高規格的榆北煤業國家級生態修復產業創新示范園,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下一步,陜煤集團將以奮進者的姿態,勇立雙碳目標潮頭,爭當綠色低碳轉型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努力為傳統能源綜合企業轉型升級,探索更多的陜煤道路、提供更多的陜煤方案、貢獻更多的陜煤力量。
陜西省自然資源廳生態修復處二級調研員李仁虎代表省自然資源廳對《規劃》的發布表示祝賀。他指出,近年來,陜煤集團及所屬企業在科技創新、產業整合、發展循環經濟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得到了業界和社會的充分肯定,在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創新礦山生態修復模式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希望陜煤集團能夠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嚴格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加快技術革新,加速布局礦山生態修復工作,認真抓好《規劃》的落實,主動適應國家宏觀政策和結構改革要求,探索出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為陜西省礦山修復工作打造出亮點,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黃永安介紹了《規劃》建設背景及編制情況;與會人員集中觀看了《規劃》 發布宣傳片。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謀劃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長遠性、開創性的工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從實踐到認識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煤礦生態修復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為建立黃土生態文明,促進礦業轉型發展,探索科技創新引領礦區生態修復“新模式”。
《規劃》結合榆北煤業所屬礦山實際,按照“統籌實施、突出特色、保護優先、規模治理、分類實施、系統推進”的思路,以全球化的視野不斷深耕生態文明建設,將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從傳統土地整理、復墾、復綠等內容,擴展到生態修復、產業發展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三大內容,發揮榆北煤業規劃引領、產業帶動示范效應,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籌實施、因地制宣、科學治理、系統修復的原則,結合鄉村振興、土地綜合利用、國土空間規劃生態環境保護,帶動區域經濟、產業發展和資源溢價。
據悉,該《規劃》按照陜煤集團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部署,由陜西陜煤榆北煤業有限公司委托陜西生態產業有限公司進行編制。規劃總投資36.76億元,規劃范圍為小保當一號、二號煤礦和曹家灘煤礦,總面積299平方公里,按照“一園七產一鎮一平臺一中心”生態空間總體格局,分15年進行建設。一園即榆北煤業國家級生態修復產業創新示范園;七產即西府海棠民俗經濟產業示范園、生態旅游產業示范園、萬畝馬鈴薯(加工型)產業示范園、大宗沙地中藥材全產業鏈科技園、草畜種養產業園、高效設施生態農業示范園、農光互補科技產業園;一鎮即陜西煤業生態康養小鎮;一平臺即數字孿生礦山(生態修復)綜合信息平臺;一中心即生態產業運營中心。
《規劃》實現了礦區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用地布局再優化、土地節約集約水平有提高、生態環境有改善、產業發展再融合、礦區農民收入有增加等一系列目標,全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榆林市國土空間全域綜合整治與鄉村振興建設核心區、陜西煤業雙碳目標高質量發展先導區,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為陜西省生態文明建設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