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保當公司一號煤礦:安全支護添“翅膀”
采掘快步走,支護且不忘,小保當公司一號煤礦掘進一隊在生產實踐中不斷優化創新,為支護工作添上一對安全的“翅膀”。
精心做,細微之處顯真情
“這個錨桿支護架子還要再焊三個防護柵欄,別讓大家在打頂錨的時候掉下來?!?/span>
“這個底網還不夠結實,給下面再加焊一層粗鋼筋?!?/span>
掘進一隊材料場中電焊工張治鵬正在將一個普通的支護架改裝成高大上的“藝術品”,刺眼的焊光下露出的是一雙認真專注的眼睛,尺子卡量、精心計算、小心切割,一道道日常的工序在專注下顯得很是高端。
支護架的每條支腿要毫厘不差,確保支護作業的穩定;突出的鋼筋要緊貼鋼架,避免誤傷的可能;網片的搭接要焊接牢固,保障支護人員的作業安全。一個支護架的焊接體現出掘進一隊員工對支護工作所傾注的真情,對支護工作細微處揉入的精心。
創心展,支護設備添翅膀
“掘的快,支的慢”是目前井下掘進工作的難題,由于四臂錨桿鉆車體型較大,在進行頂部錨桿支護的過程中無法同時進行臨近幫部的錨桿支護,為提高掘進支護接續效率,掘進一隊組織員工自主創新,就地取材,在錨桿鉆車兩側焊接了兩個可收縮的支護平臺,為四臂錨桿鉆車添上了一對“翅膀”。
這對“翅膀”不僅提高了支護效率,還提供了頂錨與幫錨支護平行作業空間。支護準備階段,將材料備全碼齊在“翅膀”中增設的支護材料框內,方便支護作業開展。
匠心運,安全支護上臺階
掘進工作面生產支護交替時,由于錨桿機的體型過大,加上兩側支護平臺的展開,在倒機過聯巷的過程中容易碰撞煤壁幫部并對懸掛的管路造成損壞,需要人工對支護平臺進行收放,這不僅耗時費力且存在安全隱患。為解決此難題,掘進一隊組織全員深入研究,不斷激發眾人智慧,為這對“翅膀”再添新動力。
“支護平臺所加設的液壓油缸,既省去了人工收放平臺的繁瑣程序,又利用了液壓缸的充泄壓使得平臺可以升降,大大提高了人員在平臺上方作業時的安全性。”該隊隊長席義苗興奮的講道。
井下幽長的千米巷道中,一根根不起眼的錨桿錨索為生產一線的員工撐起一片天,掘進一隊員工在支護作業過程中不斷學習,深挖研究,每一道工序精心操作,讓井下安全支護作業邁上了新臺階。(梁棟)